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氏族

氏族

又称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它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自然形成的人类共同体,内部实行禁婚(即实行外婚制),生产资料公有,集体生产,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国家就是由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经过部落联盟阶段发展而成的。大约在四千年以前,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经过长期的发展,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龙山文化以及和龙山文化年代相当的其他文化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都采用一种动物或无生物作为本氏族的徽号,也就是“图腾”(Totem),其作用在于保存具有这一名称的全体氏族成员的世系,借此把各个氏族区别开来,并常用作氏族首领的氏号,也就是最早的官称。氏族都有自己的首领,负责管理氏族的日常事务和处理偶然发生的冲突事件。他们由氏族社会民主选举产生,成年妇女和男子都可以当选。被选的是最勤劳勇敢、能力卓越、为氏族成员所爱戴的人。这些首领和一般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特权和私有财产,也不脱离劳动。他们是人类社会最早期的“”,是管理公共事务的公仆。氏族会议是一种原始式的民主集会,男女享有平等的投票权。这个议事会有权选举并罢免氏族首领。它议决同族人中被害者的赎款或复仇,并议决收容异族加入氏族,是氏族中的最高权力机关。大约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开始,我国的氏族解体,产生了奴隶制国家。

猜你喜欢

  • 课殿最

    以最与殿二等考核官吏的办法。秦代始将官吏的考核列为课,考课时间定在每年正月,考课等第分最与殿两等(亦即上下两等),获最者给予奖励擢升,获殿者给以笞罚。在考课的业务标准方面,则按不同部门分别规定:对农村

  • 奏削

    即“举状”。

  • 提点刑狱官

    官名,宋置,即提点刑狱,掌察所部狱讼而平其曲直等。乾道八年后,兼督责经总制钱。见《宋史·职官七·提点刑狱公事》,参看“提点刑狱”条。

  • 尚工署

    元朝官署名。秩从五品,隶内正司,掌中宫百工制造,设于仁宗皇庆元年 (1312)。置令一员,丞二员。官署名。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置,属内正司。秩从五品,掌营缮杂作之役,设令一人,从五品;丞二人,

  • 车驾司员外郎

    官名。即“车驾清吏司员外郎”。官名。明朝始设此官,为车驾司官员,他与车驾司郎中、车驾司主事共同掌管鹵簿、仪仗、禁卫、驿传、厩马等事。清朝沿用明朝官制,也设此官,与车驾司其他官员共同掌管驿传、邮符、牧马

  • 守阙毅士

    宋朝无品武阶官名。南宋置,为效用十资第一资,月给钱三千,米一石五升,春冬衣绢各二匹。

  • 上书拜官

    汉朝选官制度。即上书言事符合皇帝旨意者授以官职。武帝时,上书言得失而求官者以千数,名臣如东方朔、终军、朱买臣、主父偃等皆以上书拜官。汉朝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其选法是:皇帝下诏征召,上书人自荐,皇上亲自

  • 福建司员外郎

    官名。即“福建清吏司员外郎”。

  • 治剧

    官员考评制度。亦称案剧、理剧。始见于汉。因郡县治理有难易之别,故分为剧、平,以作为察举科目。《汉书·陈遵传》:“举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明朝定为评定官员能力标准之一。凡能治理雄剧难治府州县者,称才

  • 主译者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为都译勾管作者。主持西夏译经,常以国师担任。景宗元昊时为白法信,惠宗秉常时为白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