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水部司

水部司

参见“水部”。


官署名。隋始置,为工部所属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水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渡口、船舻、桥梁、堤堰、沟洫、渔捕、运漕、碾硙之事。所属有主事二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宋初水部司置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凡川渎、陂池、沟洫、河渠的政令,先是掌于三司河渠案,后来领于都水监,本司无职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掌修河、桥梁、舟楫、漕运等事务。司内分六案,置吏十三人。南宋时都水监并入水部司。金元六部不分司,无水部司。明清改为“都水清吏司”,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奉圣州转运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掌漕运等事。始置于圣宗开泰三年(1014)。

  • 掾史属

    掾史属为掾史和属之合称,即三公府、将军府诸曹之正、副二长官,掾史(一般称掾)为正,属为副。见《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掾史属》,参看“掾”、“掾史”条。

  • 卫郎

    指汉代以郎为称的侍从武官。汉代光禄勋所属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三署分别有中郎、侍郎和郎中; 车户骑三将, 有左右车郎和户郎; 虎贲中郎将有虎贲郎; 羽林中郎将、羽林左右监有羽林郎。这些以郎为称

  • 司兵佐

    杂任职名。唐置于京县,职掌相当于州“司兵参军事”,参见该条。

  • 击胡君

    官名。西域尉犁、危须等国置之,员一人,或分左、右。见《汉书·西域传》。官名,汉朝时期西域尉犂、危须、焉耆等国置,为低级武官,掌领兵击胡。有的置一人,有的置两人,分左右击胡君。《汉书·西域传·尉犂国》:

  • 步军翼尉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军官。初名“步军总尉”,乾隆十九年(1754)改是称。左、右翼各一人,正三品。掌率八旗步军以供守卫巡警。

  • 司元太常伯

    官名。即户部尚书,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户部尚书。官名。唐高宗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龙朔二年改度支尚书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户部尚书。见《通典·职官五·户部尚书》。

  • 侍卫司空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侍卫司官员,在侍卫司徒下。

  • 乌矮真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国中称内左右为直真,外左右为乌矮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司驾

    官名。北魏置。掌驾驭皇帝乘御的马车。见《魏书·高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