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队协领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正三品,正参领充,简放。参佐全军炮队事务,聚战时由其指挥督率。唯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
军中佐官名。清末新军在军一级设置炮队,设协领官以掌理本队事务。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正三品,正参领充,简放。参佐全军炮队事务,聚战时由其指挥督率。唯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
军中佐官名。清末新军在军一级设置炮队,设协领官以掌理本队事务。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中曹操置。管理屯田事务。《三国志·仓慈传》: “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淮南屯田事。《三国志·魏书·仓慈传》:“始为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六品。
指官爵品位。《左传·庄公十八年》: “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官名。宋朝初年,大军出征置。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行营副都总管。
①三国魏始定之爵制,即王、公、侯、伯、子、男。其后,两晋南北朝皆仿此。每一等内又有级别之不同,各朝稍异。详见各条。②太平天国爵制,即后期在“王”下陆续增设的义、安、福、燕、豫、侯。由义王、安王、福王、
官库名。宋朝置,隶太常寺,掌收储大乐祭器,设专知官一人,库子二人。
参见“太子内直备身五职”。
宰相的尊称。《元史·伯颜传》:“诏为大丞相,加号元德上辅。”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所属之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掌开用印信、收发文件、接洽电话、值日值宿、递送折件等事。置七品小京官四人。三十二年,并入民政部。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左厩上士属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