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畿县令

畿县令

官名。唐制以京旁之县为畿县,京兆府领县二十,其中长安、万年二县治所均在京师城内,称为赤县,其余咸阳、兴平、泾阳、渭南、高陵、同官、蓝田、鄠、好畤、武功、华原、美原十二县均地邻京师四周,称为畿县;河南府称东都,领县二十,其中河南、洛阳二县为赤县,其余偃师、巩县、阳城、王屋、登封、河清等十八县,以地处东都四周,亦称畿县;太原府称北都,领县十三,太原、晋阳二县为赤县,其余太谷、文水、榆次、盂县、交城等地处北都四周之县为畿县; 见《新唐书·地理志》。畿县令掌畿县的政令,员额一人,秩正六品上,其地位品秩低于赤县令。属官有丞,主簿,尉;吏员有录事、史,司功佐、史,司仓佐、史,司户佐、史、帐史,司法佐、史,司士佐、史,典狱,问事,白直,市令、佐、史、帅;儒学有博士、助教、学生。

猜你喜欢

  • 邦冢君

    同“邦君”。周朝称诸侯国君。《班簋铭》:“王命毛公以邦冢君、 土(徒)驭”,“伐东或(域)㾓戎”。《尚书·周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 典史

    官名。元朝置,县衙和录事司各设一员,为首领官。掌衙门文书事务和管辖吏员。由路府州县司吏考满充任,一般可升为吏目。明朝沿置,为各县首领官,未入流。掌出纳文移。凡县不设县丞或主簿,则领丞、簿职,掌粮马、捕

  • 县主

    ①皇族女子封号。东汉皇女皆封县公主。南朝宋诸王女封县主。唐朝亲王女为县主,封县,视正二品。宋朝为命妇第五等,位郡主下。明朝郡王女为县主。清朝格格封授的第二等,郡王嫡出女得受此封,品同贝勒夫人。②“县令

  • 保章正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改历博士置。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保章正。员一至二人,从七品上。宋朝沿置,省五宫之号,初隶司天监,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秘书省太史局,掌测天文等

  • 太医院豫授吏目

    官名。清初太医院所属之医官。职掌同吏目。顺治元年(1644)设,定十人,皆汉员。十八年省。康熙九年(1670)复故,三十一年又省。

  • 斜谷监副监

    官名。唐朝将作监所统斜谷监副长官,置一人,从七品下。

  • 领侍卫府

    见“侍卫处”。

  • 太后

    帝王的母亲称太后,或皇太后。《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又《魏策二》:“何不令公子泣王太后,止太子之行?”《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

  • 疆理局

    官署名。为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内部分设的六局之一,下设四科:第一科所掌为:一、土地收用法等之具案及颁布事项;二、国有、公有、私有土地之清查事项;三、变更行政区划及统计土地面积事项。第二科所掌为:一、岛地

  • 特羊都尉

    官名。北齐置。从九品上。参见“特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