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直学士

直学士

①官名。唐朝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置,以六品以下官为之,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金朝翰林学士院置,从四品,无定员。元朝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皆置,员各二人,从三品。朱元璋吴元年(1367)于翰林院置,正五品。洪武十四年(1381)废。清宣统三年(1911)典礼院置,员八人,掌讨论典礼。清亡遂废。②宋朝枢密直学士、诸阁直学士、辽朝昭文馆直学士、崇文馆直学士省称。


官名。唐代弘文馆、集贤殿书院都设此官,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弘文馆直学士佐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集贤殿书院直学士与学士共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承旨而求贤才等。见《新唐书·百官二·弘文馆、集贤殿书院》。宋代总阁、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等十一阁都有直学士,位在学士下,资高者备顾问,低者与论议,掌校对,权尚书、给谏、侍郎则带直学士。见《宋史·职官二》。

猜你喜欢

  • 办理军机处

    清朝“军机处”的正式名称。

  • 左卫上将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二年(786) 置为左卫长官,位大将军上,置一人,从二品,掌宫禁宿卫,总制五府及外府。宋朝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为武臣赠典。神宗元丰(1078—1086) 改制前为

  • 儒臣

    1、指博士。扬雄《博士箴》:“儒臣司典。”2、泛指以经学出身的大臣。元刘因《张燕公读书堂诗》:“济济唐开元,儒臣相伯仲。”

  • 军门都尉

    官名,西汉置,掌守兵营门禁。《汉书·周亚夫传》:“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武官名。汉置,为将军僚属,见《汉书·周亚夫传》。

  • 发解

    唐宋时解试取中后的士子,由主考部门解送至尚书省应礼部试,称为发解。

  • 武官本官阶

    武官叙迁之阶。宋初武臣叙迁之阶,共分二十七阶,其顺序如下;一、节度使、二、节度观察留后;三、观察使; 四、防御史; 五、团练使,遥郡防御史;六、刺史,遥郡团练使;七、遥郡刺史;八、皇城使;九、宫苑使,

  • 五国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督察越棘等五国部族,设契丹节度使一员。始置于兴宗重熙六年(1037)。

  • 毡毯副使

    宋朝武阶官名。宋初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阶官名,废。

  • 司礼监

    官署名。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置,为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二十八年改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又设长

  • 冶氏

    官名。周朝置。掌冶铸箭镞戈戟。见《周礼·冬官 ·考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