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庆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徽政院。设于武宗至大三年(1310)。置司使四员,同知、副使、丞各二员。辖寿和署、上都掌设署等机构。英宗至治三年(1323)罢。
官署名。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置,属徽政院。秩正三品。掌皇太后答己兴圣宫事宜。设章庆使四人,同知、副使、司丞各二人,经历、都事各二人,照磨、管勾各一人。所属有管领怯怜口诸色民匠都总管府、江浙等处财赋提举司、寿和署、管领本投下大都等路怯怜口民匠总管府等机构、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罢。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徽政院。设于武宗至大三年(1310)。置司使四员,同知、副使、丞各二员。辖寿和署、上都掌设署等机构。英宗至治三年(1323)罢。
官署名。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置,属徽政院。秩正三品。掌皇太后答己兴圣宫事宜。设章庆使四人,同知、副使、司丞各二人,经历、都事各二人,照磨、管勾各一人。所属有管领怯怜口诸色民匠都总管府、江浙等处财赋提举司、寿和署、管领本投下大都等路怯怜口民匠总管府等机构、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罢。
官名。见“招讨使司”。
宋制,于诸路设监司,除提点刑狱司专掌司法事务之外,还有安抚使、转运使和各种提举使,都是兼理司法的长官。各州、府的狱讼案件,照例要按期申报各监司。这许多监司衙门,都是各州县的监督机关,对于疑案随时可以举
太子的称谓。《魏书·肃宗纪》“潘充华有孕,椒宫冀诞储两,而熊罴无兆,维虺遂彰。”
官名。郑成功所设六官之一,主征战、兵仗等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亦称遂伯下大夫,也可省称为小遂伯。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佐遂伯中大夫掌本方事务。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官名。北周依《周礼》置,属地官府,为遂
官名。见“太仓署令丞”。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迁都北京后于南京留置。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其属司务厅,司务一人,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各郎中一人,仪制、司祭二司各置主事一人。所辖有铸印局、教坊司等。职掌同
官名。东汉初置,为杂号将军,统兵出征。后省。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复置,李典由裨将军迁此。十六国西秦亦置。见《晋书·吐谷浑传》。杂号将军名,东汉始置,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七月丁亥
官名。清朝绿营军官。正六品。隶于漕运总督所辖各卫。掌督率运员,领运漕粮。参见“千总”。
官名。辽朝北大王院官员,在北院太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