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端公

端公

侍御史别称。《通典》卷二四《职官》六《侍御史》:“定殿中监察以下职事及进名改转台内之事,悉主之,号台端,他人称之曰端公”。


唐代御史俗称端公,因其位居御史台之端(首),故称。《通典·职官六·侍御史》:“侍御史之职有四……台内之事悉主之,号为台端,他人称之曰端公。”宋代官府公人也称端公。

猜你喜欢

  • 左署中郎

    官名。见“左中郎将”。

  • 牙吏

    官署中的杂差官吏。《宋史·田敏传》:“田敏,字子俊,本易州牙吏。”

  • 参议中书省事

    官名。元朝置。简称参议。设于世祖中统元年(1260),秩正四品,为中书省参佐官首领,掌左、右司文牍,总管六部事宜,参预宰相会议军国重事。初设一员,至元二十二年(1285)增至六员。成宗大德元年(129

  • 下名开拆官

    吏职名。南宋置,属临安府。

  • 适士

    周朝“上士”别称。《礼记·祭法》:“适士二庙,官师一庙。”郑玄注:“适士,上士也。”

  • 马群敞史

    官名。辽朝北面官名。为群牧官吏,负责养马事务。

  • 君侧

    原指君主的旁侧,借指近侍之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 “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

  • 大理院看守所所长

    官名。清末大理院属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大理院附设看守所,始置。定额一人,从五品,奏补。掌羁管现审人犯,总理所中一切事宜。

  • 大理寺卿

    官名。见“大理卿”。官名。秦有汉廷尉,至南朝梁陈与北魏始称廷尉卿,北齐改称大理寺卿,为大理寺的长官。历代沿置。唐制大理寺卿为从三品,明清为正三品。详见“大理寺”。

  • 保儿赤

    即“博尔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