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纠察在京刑狱司

纠察在京刑狱司

官署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置,掌审查京城刑狱案件。凡御史台、开封府及其他刑禁机构所判徒刑以上案件,须及时上报该司,审理不当或积压者,许据情节驳奏。设纠察在京刑狱官,以两制以上充任。神宗元丰三年(1080),并入刑部。


官属名。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置,掌审核京城刑事案件。凡御史台,开封府等所判徒刑以上案件,均须及时申报纠察在京刑狱司,该司审核后,如发现审理不当或有积压案件等情况,可根据其情节驳奏。主管官称纠察在京刑狱官,以两制以上充任。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并入刑部。

猜你喜欢

  • 官名。由贵族家庭中保育人员的称谓发展而来。《礼记·内则》讲到保育孺子,必须从“诸母”和“可者”中选出“子师”、“慈母”、“保母”来负责。所谓“可者”就是“阿”,“阿”从“可”声,“可”“阿”同音通用。

  • 太史局正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时置,为太史局副长官,协助太史局令掌占验天文及风云气候之事,正八品。

  • 回回科

    官署名。明朝及清初钦天监所属机构。明洪武元年(1368),设回回司天监。三年,改称回回钦天监。三十一年,罢监设科,隶钦天监。掌以回回之法推算天行之度。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十四年省。明钦天监分科

  • 大官令

    官名。即“太官令”。官名。“大”读“太”。秦汉两朝的“少府”,是供应皇室的机关(官署),其中负责饮食方面的官员有大官、汤官、官、胞人(庖人)。大官掌管膳食。《后汉书·百官志三》:“太官令一人,六百石

  • 南京府秘书长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为南京府秘书厅的主官。见“南京府知事”。

  • 县吏曹

    县分职诸曹之一。汉代社会存在有服役“吏”这个阶层。一般说来,他们担负着屯垦公田、放牧牲畜、采矿煮盐、制作器物、戍守边防及土木建筑、运输等劳役。此外,还有在官府服杂役、供驱使的吏,如

  • 右御史台

    官署名。唐中宗神龙元年 (705) 改右肃政台置,睿宗景云三年 (712)废,玄宗先天二年(713)复置,督察诸州,寻废。参见“御史台”。

  • 民治局

    官署名。为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内部分设的六局之一,下设四科。第一科所掌为:一、地方行政条例之颁布事项;二、呈请核准事项;三、地方官吏之指挥监督事项;四、选举事项。第二科所掌为:一、自治监督事项;二、公益

  • 郎宫

    ① 汉朝对中郎、侍郎、郎中等的统称。亦称“郎吏”。参见“郎”。②南北朝对尚书郎中、侍郎的统称。隋、唐以来泛称尚书都省左、右司及六部诸司郎中,员外郎。

  • 县道正

    道官名。元置,见“县威仪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