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度制置使
官名。宋朝初年,举行大礼时或置,设副使佐之,掌大礼有关事宜。
官名。宋朝初年,举行大礼时或置,设副使佐之,掌大礼有关事宜。
官名,秦置,为狱官,掌典文学。《史记·蒙恬列传》:“恬尝书狱典文学。”注:“《索隐》曰:谓恬尝学狱法,遂做狱官,典文学。”
官名。金承安四年(公元1189年)置,为按察使的佐官,其地位次于副使。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羊舌大夫)其为侯大夫也悉善,而谦其端也。”
清代由总兵统辖的绿营兵。见“绿营兵”。
官名。三国吴大帝黄龙元年 (229) 置。《三国志·胡综传》:“(徐) 详、(胡) 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官名,三国时吴、魏置,掌领右禁军。《三国志·吴书·胡综传》:“权下都建业。(徐
监狱官名。清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以后,改革官制,凡新旧监狱的主官一律称管狱官。
清朝“寄信”(“廷寄”)的一种形式。详见“廷寄”。
“著作郎”、“佐著作郎”、“著作佐郎”省称。《晋书·束晢传》:“转佐著作郎”,“迁转博士,著作如故。”夏竦《文庄集》卷一三《议职官》: “号为著作,罔知笔削之事。”分见各条。
伎术官。清和声署所属的鼓手、乐工,总名署史,其领班称为署史长。
官名。唐朝太仆寺沙苑监属官,置一员,正九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