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翰林侍读学士

翰林侍读学士

官名。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始置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其后,或以大臣为翰林侍读、翰林侍讲,不带学士; 或为侍读、侍讲,不加别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官兼职,定为正七品。


官名。掌侍读经史,为翰林院或翰林学士院官员。《宋史·职官二·翰林学士院·翰林侍读学士》:“真宗咸平二年,以杨徽之、夏侯峤并为翰林侍读学士,始建学士之职。”金元明清四朝也都设此官,见《金史·百官一·翰林学士院》、《元史·百官三·翰林兼国史院》、《明史·职官二·翰林院》、《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

猜你喜欢

  • 国民教育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原设普通教育司,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分设中等教育司与国民教育司。国民教育司掌管全国初等教育行政事务。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司事。

  • 管河指挥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济宁卫设管河指挥一人,掌河堤防卫之事。

  • 转运副使

    官名。宋朝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及淮、浙诸路转运司皆置,为转运使副贰。不设正使处,或置二员。选朝官以上充任。辽朝转运使司所置,为南面财赋官。金朝为正五品,居转运使、同知转运使下。官名。宋辽金置,

  • 典北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十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更”。

  • 曲台署长

    官名。西汉少府所属,《汉书·儒林传》有孟喜为曲台署长的记载。颜师古注:“曲台,殿名;署者,主供其事也。”

  • 太卜署

    官署名。隋朝太常寺置,有令一员、丞一员、卜师二十员、相师十员、男觋十六员、女巫八员、太卜博士二员、太卜助教二员、相博士一员、相助教一员。唐朝太常寺沿置,令一员、丞二员、卜正二员、博士二员,掌卜筮之法,

  • 整舆匠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修理舆轿。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大行台仆射

    “大行台尚书仆射”的省称。

  • 节亲主

    西夏职官称谓。加于宗室重臣职称前,以示显贵。

  • 右肃机

    官名。即尚书右丞,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尚书右丞。官名。见“左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