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簿
记载官员考课成绩的文书。由各官员的直属长官签署,送吏部作为该员升黜的根据。
记载官员考课成绩的文书。由各官员的直属长官签署,送吏部作为该员升黜的根据。
清朝官员出身之一种。又称“杂途”。详“出身”。明清入仕途径之一。凡由荐举、捐纳、吏员入仕者,谓之异途。
三公、宰相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球称司徒刘郃曰: “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对三公宰相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
宋代俗称中书门下为中书门下内省,详见“中书门下”。
流外女官名。唐置,属内侍省宫闱局,员额二十人,掌承传诸门,出纳管钥。
内侍阶官名。金朝置。二十五阶之第十四阶,秩正七品上。官名。金代内侍官,正七品上,称通掖郎。见《金史·百官一》。
官署名。隋始置,为户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度支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新唐书·百官志》记
官名。五代设置,为马步院的主官,见“马步院”。
使职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受禅,以摄侍中杨涉充任,奉受命传国八宝。翰林学士张策副之。
官名。南朝梁,陈 “中抚将军” 的别称。亦省称为“中抚军”。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