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虎贲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官名。主宿卫。《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平帝元始元年(后1)更名期门为虎贲郎,置虎贲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然据《王莽传》,似为元始三年以后事。东汉因之。主虎贲禁兵。光武帝、明帝时常以侍中兼领之,其后多以贵戚充任,或领兵出征。明帝时曾命马廖赴西域击东师。下属有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秩比六百石。仆射主虎贲郎习射,陛长主虎贲值宿,朝会在殿中。三国魏、蜀、吴沿之,属光禄勋,统率宿卫兵。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 罢,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 (420) 复置,属领军。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西晋时领有营兵,东晋后无营兵。铜印墨绶,武冠绛朝服,与羽林监、冗从仆射合称“三将”。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十五人。唐人所修史书中,因避讳改称“武贲中郎将”。魏、晋、宋为第五品。梁为五班。陈七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499) 定为第六品。北齐亦为第六品。


官名,汉置,为光禄勋属官,俸比二千石,掌虎贲宿卫,战时领兵征伐。属官有左右仆射各一人,左右陛长各一人,皆俸比六百石。仆射掌虎贲郎习射;陛长掌虎贲郎值班,朝会时在殿中。虎贲中郎,俸比六百石;虎贲侍郎,俸比四百石;虎贲郎中,俸比三百石;节从虎贲,俸比二百石。皆无固定人数,掌宿卫侍从(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帝纪》:“妖巫李广等群起据皖城,遣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讨之。”其后,三国魏、蜀、吴及魏晋南北朝皆置。

猜你喜欢

  • 虎门学

    北周露门学的别称,因露门又名虎门,故名。

  • 抚朔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七班,拟镇兵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仍拟镇兵将军等号。

  • 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注:“以水名官。”

  • 内史监

    ①官名。隋朝置为内史省长官,员一人正三品,寻废,以内史令为长官。②官署名。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有令、丞、奉御、内史、典簿等官,掌皇帝饮食、起居诸事。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内使监。官

  • 微官

    ①卑微官职。②下级对上级之谦称。

  • 右选郎

    官名。三国蜀置,尚书郎官名。亦作右选部郎。与左选郎、吏部郎同掌官吏铨选。见《三国志·杨戏传》。官名,三国蜀置,也称右选部郎,为尚书郎官之一,与左选郎、吏部郎共同掌管官吏铨选。《三国志·蜀书·杨戏传》:

  • 大左

    一说为官名,即“左师”,西周置。一说指朝王时百官所站立的行位,即指在王左立之“三左”。又一说认为指大师之在(王)左者。武官名。西周设置,《师��》说:“王乎

  • 主玺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员四人,分掌神玺、传国玺与六玺之藏。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掌节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主管各种符节。

  • 司农司

    官署名。金宣宗兴定六年 (1222)改劝农司置。职掌劝课天下农耕,兼巡视监察、采访公事。正二品。设大司农一员为长官,下设司农卿三员、司农少卿三员、知事二员。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各设卿、少卿,巡察各地

  • 某兵马都监

    武官名。见“诸都部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