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官名。地位低下的宦官。春秋时齐国等置。《韩非子·难一》: “当世之行事都丞之下征令者,不辟尊贵,不就卑贱。”陈奇猷引旧注: “都丞,宦官之卑者也。”② 尚书左、右丞的别称。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支司戎部属官,位员外上。
见“十猛将军”。
南朝为 “持节都督府”省称。见《南齐书·张敬儿传》。
官署名。南朝梁、北齐置,梁隶少府卿,北齐隶太府寺,有令、丞;北齐又领别局、泾州丝局、雍州丝局、 定州䌷绫局四局丞。 隋朝改名内尚方署,隶少府监。唐朝沿置,复名中尚方署,有令、丞、监作等官
散官名。南朝宋以来有殿中司马督,掌宿卫,其在正员之外者称为员外司马督。北周置员外司马为散官,秩正一命。
即“环卫官”。
官名。北齐置。详“右龙署”。
见“乐部管理大臣”。官名。清置,即管理乐部大臣。见“乐部”。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