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奏官
官名。①唐朝左、右神策军各置一员,位勾覆官下、支计官上。②宋朝四方馆、三馆、金吾街仗司属吏,任满十年许出官。
流外官名。宋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史馆及四方馆,掌表奏之事。
官名。①唐朝左、右神策军各置一员,位勾覆官下、支计官上。②宋朝四方馆、三馆、金吾街仗司属吏,任满十年许出官。
流外官名。宋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史馆及四方馆,掌表奏之事。
① “司兵参军事”省称,参见该条。②官名。宋朝置,但仅存其名,多不除授。官名。掌武官选、兵甲、器仗、门禁、管钥、军防、烽候、传译、略猎。唐置,在府为兵曹参军,在州为司兵参军,在县为司兵。见《新唐书·百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夏采司次官,佐夏采下大夫掌帝王丧葬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官名。见“夏采下大夫”。
见“封弥院”。宋代贡院所属机构, 即“封弥院”,见该条。
官名。唐代州和西都、东都、北都等设录事,都为从九品上,州为从九品下,掌管文书。见《新唐书·百官四下》。州门下吏名。晋制,骠骑将军及诸大将军不开府,非为持节都督者,属官有录事,掌管文书;州亦置录事,见《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盐铁七案之一,掌茶的专卖事务。
同“将帅”。参见“将帅”。即“将帅”,领兵主帅,掌征伐。《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注:“率与帅同。”《汉书·兒宽传·赞》:“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
官署名。元太宗十一年(1239),回回商人奥都刺合蛮扑买中原课税,十二年,立提领诸路课税所,以奥都刺合蛮为长官,掌管课税征收。奥都刺合蛮加倍征收中原课税,造成混乱,不久即废该所。
官署名。辽北面官。掌太和宫所属马匹饲养。置侍中等职掌司事。
官名。三国魏置,为尚书民曹长官,隶左民尚书。六品。晋分置左、右民曹郎。官名,三国魏置,为民曹长官,属左民尚书,六品。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龙牧曹监察政务的官员,兼掌牲畜牧养事务。《魏书·吕洛拔传》: “(洛拔)长子文祖,显祖以其勋臣子,补龙牧曹奏事中散。以牧产不滋,坐徙武川镇。”参见“奏事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