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头
唐代科举之制,称解试第一名为解头。
唐代科举之制,称解试第一名为解头。
官名。为大乐正的副职,见“大乐正”。
官名。北齐置。见“曲豆局”。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随从征伐。多授予宗室。《三国志·孙峻传》: “孙权末,(峻)徙武卫都尉,为侍中。”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或宿卫,位低于校尉。《三国志·吴书·孙峻传》:“孙权末,徙武卫都尉,为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宗师中大夫宗正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指挥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厨”。
又作“鄂尔布”。满语。汉译作“鹿角兵”,为清朝八旗汉军骁骑营掌舁鹿角之甲兵。康熙二十四年(1685)置。八旗汉军每佐领下额设八名(初为四名),在佐领下养育兵及闲散内挑选。
官名。职掌、品级同“左积射将军”。
宋朝阁名。仁宗庆历元年(1041),以寿昌阁改名。嘉祐八年(1063)英宗即位后,藏仁宗御书、御制文集于阁内。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以英宗御书附于此阁,置学士、直学士、待制,恩数与龙图阁同。徽
见“武备院兼管大臣”。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县劝学所,员额一至三人,承县知事之命视察全县教育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