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理所
官署名。北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置,掌重新审理神宗熙宁元年(1068)正月以后至元丰八年(1085)三月六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判,事涉冤抑者,予以申雪。以及对熙宁变法得罪者,皆获雪除。
官署名。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罢神宗时所推行的新法,为重新审理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正月以后至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六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特设诉理所以掌其事。凡事涉冤抑者均予以申雪。
官署名。北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置,掌重新审理神宗熙宁元年(1068)正月以后至元丰八年(1085)三月六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判,事涉冤抑者,予以申雪。以及对熙宁变法得罪者,皆获雪除。
官署名。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罢神宗时所推行的新法,为重新审理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正月以后至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六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特设诉理所以掌其事。凡事涉冤抑者均予以申雪。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熊卫次官,置一人。
见“三京留司御史台”。
见“封桩库”。
官名。 西周置。掌驾车马之官。《驭弟觥铭》:“驭弟史(使)遣马。”《驭簋铭》: “
太平天国科举制度中京试的一种,规定每年在翼王生日举行。翼王出生日在二月,故定翼试的日期为二月初一日。天京事变后停废。参见“京试”。
·“右光禄大夫”的省称。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神策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官名。北宋初,编修敕令例由翰林学士等儒臣掌之。仁宗天圣五年(1027)以后,改差宰臣提举,选侍从官晓法令者为详定官,另置删定官,无常员。官名。宋置,掌编修敕、令、格、式。自熙宁初,编修《三司令式》,命
官名。清朝八旗武职官员。初名“翼领”,乾隆(1736—1795)时改称。健锐、火器、神机、善扑等营及陵寝、围场等处均设。其名称有别,品秩悬殊,职掌各异。如火器营所辖内外二营、健锐营所辖左右二翼各设翼长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掌囚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