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议官
官名。明洪武三年在王府置谘议官,掌谘谋众事。见《明史·职官四》。
官名。明洪武三年在王府置谘议官,掌谘谋众事。见《明史·职官四》。
官名。隋唐时称烽火瞭望处为烽,称瞭望兵为烽子,称其主官为烽帅。守烽吏名。汉代边郡有督烽掾,北周则有烽帅,隶于镇戍。任此职者见《周书·齐炀王宪传》:子贵,“出为豳州刺史,白兽烽经为商人所烧,烽帅纳货,不
官名。见“公府法曹”。
官名合称。指“太子旅贲中郎将”、“太子冗从仆射”。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礼器中的尊与彝,供祭祀之用。《周礼·春官》:“司尊彝,下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六尊六彝之位,诏其酌,辨其用与其实”。官名。周朝设此官
官名。为西汉钩盾令的职官。《汉书·艺文志》记李步昌曾任此职。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百四十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乐”。
以观察使为长官之州。宋朝为六等州之第三等,低于节度州,观察使不赴任者,则以他官判、知,属官有观察判官、观察支使、观察推官等,又有观察副使专授左降官。辽朝观察州设观察使、观察副使、观察判官、州学教授、助
参:参与。录:总领。参录:参与总领。如“参录尚书事。”东汉尚书的权力大于三公,大将军或三公执政,都加“参录尚书事。”参看“参录尚书事”条。
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置腾骧左右卫与武骧左右卫,合称四卫营,属上直亲卫中的四营,各以都指挥使为主官,掌帅力士直驾,随驾,统千户所三十二。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掌匡辅奚王,治理奚六部。置于太宗时,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