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选曹

选曹

①尚书台曹名。参见 “选曹尚书”、“选曹郎”。②“吏部”别称。《宋书· 蔡兴宗传》:“前居选曹,多不平允。”兴宗曾任吏部尚书。③主管官吏铨选机构的通称。《晋书·祖约传》: “后转(丞相)从事中郎,典选举”,“司直刘隗劾之曰: ‘约幸荷殊宠,显位选曹,铨衡人物,众所具瞻’。”


1、官署名,三国吴置,掌选拔任命官吏。其长官为尚书,下属有选曹郎。《三国志·吴书·陸胤传》:“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胤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三国志·吴书·薛综传》:“赤乌三年,徙选曹尚书。”其后,晋及十六国汉沿置。《文献通考·职官·吏部尚书》:“刘聪僭号,省吏部,置左右选曹。”隋唐以后则指吏部及其下属吏部司。

2、吏部的别称。《宋书·蔡兴宗传》:“前居选曹,多不平允。”其曾任吏部尚书。

3、泛指掌管选拔任命官吏的官署。《晋书·祖约传》:“后转从事中郎,典选举。”“司直刘隗劾之曰:约幸荷殊宠,显位选曹,铨衡人物,众所具瞻。”

猜你喜欢

  • 遥辇乣都监

    官名。见“遥辇乣详稳司”。

  • 中都官狱

    汉朝京师诸官府所设监狱统称。监狱名,西汉京都各官狱的泛称,其官有令长,东汉省。见《后汉书·百官志》。

  • 抚民通判

    参见“抚民同知”。

  • 折博务

    官署名。北宋于陕西沿边诸州置,掌商人入中现钱与粟帛,按值予以茶盐。

  • 二京

    东汉以首都洛阳为东京,以西汉故都长安为西京,合称二京。

  • 太祝令丞

    官名。汉代太常的属官有太祝令及丞,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太祝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庙祀,东汉时复称太祝令丞。又有祠祀令一人,属少府。东汉太乐令秩六百石,主管祭祀时赞祝及迎

  • 半通

    秦汉官吏印章。秦汉官印一般为正方形。有秩、啬夫等低级官吏则用长方形印章,相当于正方形官印之半,故名半通。《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即半印,因长方形印为正方形印之半,

  • 右羽林军大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羽林军统兵长官,高宗龙朔二年(662)置,员一人,正三品。武则天时地位日重,玄宗开元(713—741)年间最为荣宠,成为举足轻重的禁军统兵官,多以宦官为之。肃宗乾元二年(759)增

  • 左右前后中校丞

    官名合称,西汉置,各掌佐令帅所属工徒修建宗庙、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详“左右前后中校令”条。

  • 文资

    宋朝官场用语。①指文臣之官资。②指文职官员。文官的泛称。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十二月甲子卫敏疏:“后族戚里不得任文资,恐挠法而干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