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掖郎

通掖郎

内侍阶官名。金朝置。二十五阶之第十四阶,秩正七品上。


官名。金代内侍官,正七品上,称通掖郎。见《金史·百官一》。

猜你喜欢

  • 八貂

    唐制,左右散骑常侍、侍中、中书令各二人,冠制均用金蝉珥貂,合称八貂。其中以左散骑常侍与侍中为左貂,以右散骑常侍与中书令为右貂。见《新唐书·百官志》“左散骑常侍二人”注。

  • 中尚药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中尚药典御”。

  • 大官署稽察所

    官署名。清置,见“大官署署正、署丞”。

  • 秘书著作郎

    官名,西晋惠帝元康二年(292),改中书著作郎置,属秘书省。一说元康元年改。南北朝因之。详见“著作郎”。

  • 王国牧长

    官名。晋于王国置牧长,掌畜牧牛马之事。

  • 监卫都督

    官名。东魏置。为皇帝亲近侍卫。见《魏书·孝静纪》。

  • 上批

    参见“御笔”。

  • 参堂

    官制用语。又称干堂。宋朝官员注授差遣的一种方式。京朝官不由吏部注授差遣,而由朝廷直接除授差遣,称为参堂,或称堂阙。

  • 乐律所

    官署名。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九月北洋政府置,属礼制馆。由礼制馆编纂一人兼领,掌理典礼所用乐歌、乐器的编制事项。

  • 府通判

    官名。宋代始于知府之下设通判,名义上虽为知府的佐官,其地位实与知府相似。辽金元诸府无通判,以同知为府的佐贰官。明清复于府置通判,与同知同为知府的佐官。参见“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