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郡君

郡君

命妇封号。汉始置,以武帝封平原君为始。北魏、北齐、北周亦见,无定制,多封皇后之母,高官之母、妻或郡公之妻,间或有封宫婢者。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定柱国以下,帅都督以上母妻,授太夫人、夫人、郡君、县君。隋唐定封四品官员之妻,其母为郡太君。不因夫、子得封者,称某品郡君。宋朝沿置,封签书枢密院事、三司使、常侍、宾客、中丞、左右丞、侍郎、翰林学士至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卿、监、祭酒、詹事、诸王傅、大将军、都督、中都护、副都护、观察留后、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官之妻、位在郡夫人下。徽宗政和二年(1112)罢。金置封郡侯母妻。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称郡侯夫人。元、明沿宋制,封皇室妇女。清朝为格格封授之第三等。贝勒嫡长女及亲王侧福晋之女得受此封。品级同贝子夫人。


命妇封号名,始于西汉。汉武帝封王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平原为汉朝郡名,故称郡君。《汉书·外戚传·孝景王皇后》:“武帝即位,(王皇后)为太后,尊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其后,北魏、北齐、北周多用来封皇后母或高官母、妻,非定制。唐为定制,《旧唐书·职官二·司勋郎中》:“凡外命妇之制……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若内命妇,一品之母,为正四品郡君;二品之母,为从四品郡君;三品四品之母,并为正五品县君。”宋封三司使、常侍、中丞、侍郎、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卿、监、祭酒、詹事、诸王傅、大将军、都督、观察使、团练使等之妻为郡君。宋、元以后唯宗室女可得为郡君。清朝贝勒之女多罗格格和亲王侧福晋所生之女称郡君。

猜你喜欢

  • 当直

    唐、五代职事官值班制度。尚书省官每一日一人宿直,尚书都省设值班记录依次传递; 内外官上班视事,下班而退,有事则直。五代后梁逐日当中书舍人及吏、兵部知印郎官、少府监及篆印文兼书写告身人吏等,轮次于中书侧

  • 司理判官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979)置,选牙校中晓法律、高赀者充任,属司理院。

  • 左骁骑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骁骑之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左骁骑率中士、左骁骑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太史局令

    官名。即太史令。

  • 千夫长

    官名。① 西周置为武官。《尚书·周书·牧誓》:“王曰: ‘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孔颖达疏:“《周礼》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孔以师虽二千五百

  • 户部郎官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1131—1162)中,别置户部左、右曹主管官,总称户部郎官。

  • 判录司右司副

    参见“判录司”。

  • 会议政务处

    官署名。清末中央政务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督办政务处设。次年併入内阁。掌审议变通政治章奏,研究奉旨交议事件,请旨裁夺。置政务大臣,无定额,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兼充。参预政务大臣,各部尚书兼

  • 三等通译官

    见“通译官”。

  • 右内侍

    官名。西魏、北周时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即“右中侍上士”,隋朝修史避讳改。详见“中侍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