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郡君

郡君

命妇封号。汉始置,以武帝封平原君为始。北魏、北齐、北周亦见,无定制,多封皇后之母,高官之母、妻或郡公之妻,间或有封宫婢者。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定柱国以下,帅都督以上母妻,授太夫人、夫人、郡君、县君。隋唐定封四品官员之妻,其母为郡太君。不因夫、子得封者,称某品郡君。宋朝沿置,封签书枢密院事、三司使、常侍、宾客、中丞、左右丞、侍郎、翰林学士至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卿、监、祭酒、詹事、诸王傅、大将军、都督、中都护、副都护、观察留后、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官之妻、位在郡夫人下。徽宗政和二年(1112)罢。金置封郡侯母妻。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称郡侯夫人。元、明沿宋制,封皇室妇女。清朝为格格封授之第三等。贝勒嫡长女及亲王侧福晋之女得受此封。品级同贝子夫人。


命妇封号名,始于西汉。汉武帝封王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平原为汉朝郡名,故称郡君。《汉书·外戚传·孝景王皇后》:“武帝即位,(王皇后)为太后,尊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其后,北魏、北齐、北周多用来封皇后母或高官母、妻,非定制。唐为定制,《旧唐书·职官二·司勋郎中》:“凡外命妇之制……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若内命妇,一品之母,为正四品郡君;二品之母,为从四品郡君;三品四品之母,并为正五品县君。”宋封三司使、常侍、中丞、侍郎、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卿、监、祭酒、詹事、诸王傅、大将军、都督、观察使、团练使等之妻为郡君。宋、元以后唯宗室女可得为郡君。清朝贝勒之女多罗格格和亲王侧福晋所生之女称郡君。

猜你喜欢

  • 供曹

    官署名。汉朝置,掌监督宗庙祭祀之仪节,属御史台。设侍御史主其事。官署名,汉置,为侍御史所属的五曹之一,掌供奉祭祀之事。《宋书·百官志下》:“(侍御史)凡五曹,一曰令曹,掌律令;二月印曹,掌刻印;三曰供

  • 媒曹属

    官名。见“公府媒曹”。

  • 品秩

    官职等级制度。① 官品与官秩的联系,详见“品”、“秩”。②官品的异称,《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光禄大夫假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官员的级别和俸禄的等级。周朝称

  • 太上皇

    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也简称上皇。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史记·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汉书·高帝纪》:“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后来北齐武成帝、唐高祖、睿宗、玄宗、宋高宗、清高宗等,传位

  • 牧师菀丞

    官名。西汉属太仆。为牧师菀令副贰,掌养马。东汉省。官名,西汉置,属太仆,为牧师菀令之副,佐令掌养牧马匹。东汉省。参看“牧师菀令”条。

  • 都军

    官名。都军即都监。“北地汉儿张献甫作太原都军。”见宋洪皓《松漠记闻补遗》。参看“都监”条。

  • 学司

    国子学官通称。《陈书·袁宪传》: “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修,(袁)君正曰: ‘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 ’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

  • 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席

    官名。国民党政府时期设置,见“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

  • 委蓝翎长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蓝翎长。

  • 监漕

    官名。唐太宗贞观六年(632)都水监舟楫署置四员,从九品上,掌监诸州漕运至京(长安)都(洛阳)往来之隐失; 玄宗开元二十六(783)废。河渠署亦置十员,从九品上,代宗大历(766—779)后省。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