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主辖支收司
即“三司都主辖支收司”。
即“三司都主辖支收司”。
杂任职名。唐置于诸津,每津各八人,掌桥梁修缮之事。
北洋政府规定,凡大总统对于官吏、上官对于属官的差委命令,称为委任令。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调人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属官,正二命。下设司调下士以佐其职。北周时于其上置有司调大夫,以总其事。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参见“调人”。
官制用语。宋朝,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任宋朝官职,称为蕃官。由枢密院与兵部掌管。有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左班殿直、右班殿直、閤门祗候、左右侍禁、内殿崇班、内殿承制、染院使、洛苑副使、东西头供奉官、内藏库副使、
官名。明朝始设于各府州县,为茶引批验所之主官,掌批验茶引事。下设副使一人。清沿置,仅于江苏江宁府设茶引批验所,置大使一员,例以吏员除授,品秩未入流。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射声率上士属官,正一命。
见“提调”①。又,明朝镇戍军中设,为下级军官。负责分守一堡。其地位在守备、备御之下。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 刘备定益州后置,三国蜀沿之。为南中诸郡最高军政长官,多带将军名号,如邓方为安远将军、马忠为安南将军等,统兵,以管理境内少数民族事务。初治南昌县(今云南镇雄),移治平
官名。清朝内务府所属各仓之主官。掌关防处设十三人,官三仓六人,外饽饽房三人,内饽饽房、器仓、糖仓、米仓各一人。盛京内务府掌关防处亦设三人,俱无品级。掌理本仓贮藏物品之事。官名,汉置,属大司农。西汉在京
官名。同“候”。战国赵国置。军队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小吏。《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即“候”,掌侦察敌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