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发运使
见“发运使”。
见“发运使”。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官名。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海军部的长官。见“海军部”。
官名。北魏置。亦称行台吏部郎。《周书·辛庆之传》“及贺拔岳为行台,复启庆之为行台吏部郎中、开府掾。”
官名。清朝内务府营造司之职官。额设八人。佐郎中掌司事。
官名。唐置,见“太子司议郎”。
监狱名。唐置,见“河南府狱。”
本指饰有花纹之剑。汉制,朝服带剑。晋朝代之以木,谓之班剑。因其为虎贲所持,故晋以后成为随从侍卫之代称,且成为皇帝对功臣之恩赐,可随身进入宫殿,亦作为丧礼时的仪仗。晋朝得赐班剑者,自骠骑、车骑将军至侍中
官制用语。宋朝差遣法之一。四川、两广、福建、湖南等八路文、武臣差遣,中原之人多不愿就任,因许本路及北方诸路在选官员随意选定窠阙,称八路官员“指射差遣法”。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吏部四选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任总统时设于总统府,即外文秘书。
官署名。北齐置。隶太仆寺,掌牧养诸羊事务。设令、丞。领特羊、牸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