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金部

金部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设郎 (郎中、侍郎) 为长官,隶度支尚书。唯北魏前期置为尚书曹,设尚书、长、郎等官,孝文帝改制后仍为郎曹。掌审核全国库藏钱帛出纳帐籍、钱币铸造及有关度量衡的政令。隋初仍隶度支,文帝开皇三年(583) 改度支为民部,置侍郎、员外郎为正副长官,炀帝改置郎、承务郎。唐朝改民部为户部,遂为户部四司之一,置郎中、员外郎为长贰。历代沿置。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司珍,咸亨元年(670) 复旧;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名司金,肃宗至德二载(757)复旧。玄宗开元(713—741)后置铸钱使,其职渐夺。五代因之。北宋前期无职掌,设判部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郎中、员外郎皆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后,恢复职掌,兼勾考平准、市舶、榷易、商税、茶、盐、香、矾等岁入之数。领左藏、右藏、钱帛、榷易、请给、知杂六案。南宋时,太府寺一度并入。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置为户部四属部之一,主市舶、鱼盐、茶钞税课,及赃罚之收折,设郎中、员外郎等官。二十三年罢。


官名。掌库藏钱帛金宝、出纳账籍审核及度量衡的政令等。三国时曹魏始置尚书金部郎,其后晋、宋、齐、梁、陈、隋皆沿其制。隋初称金部侍郎,后隋炀帝改称金部郎。北魏改称金部郎中,其后北齐、唐、五代、宋皆沿其制。辽金元不设。另外,隋、唐、五代、宋,还设有金部员外郎。隋有金部承务郎。见《历代职官表·第四表》、《晋书·职官·尚书郎》、《宋书·百官上·尚书令》、《南齐书·百官志·尚书令》、《隋书·百官上·尚书省》、《新唐书·百官一·户部·金部郎中》、《宋史·职官三·户部·金部郎中》、《通典·职官五》。

猜你喜欢

  • 盐使司管勾

    官名。金置于盐使司,秩正九品,掌分管盐使所属盐场的发买收纳恢办之事。

  • 效用十资

    南宋效用兵等级合称。即守阙毅士、毅士、守阙效士、效士、守阙听候使唤、听候使唤、守阙听候差使、听候差使,守阙准备使唤、准备差使。

  • 财政厅

    官署名。民国置,省行政机构之一,掌管全省的财政、税收、省库出纳、省公产的管理、省公债的募集偿还等,设厅长一人,总理厅务。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二月十三日发布《省官制》后,取消省行

  • 直昭文馆

    官名。见“昭文馆”。

  • 行夜督郎

    官名。三国魏置,为公主属官。九品。官名,三国魏置,为公主属官,掌督巡夜吏卒,九品。

  • 掌葛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向山泽农家征收织布用的葛和苎麻。《周礼·地官》:“掌葛,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以时征絺绤之材于山农。凡葛征,征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

  • 会同四译馆

    官署名。清朝礼部所属之机构。顺治元年 (1644) 置会同、四译二馆。会同馆隶礼部,以主客司满、汉主事提督馆事。四译馆隶翰林院,以太常寺汉员少卿兼摄馆事,立回回、缅甸、百夷、西蕃、高昌、西天、八百、暹

  • 民政大臣

    见“民政部尚书”。官名,清朝置,掌主版籍,整饬风教,绥靖黎物,以奠邦治。副大臣佐之。民治,掌编审户口,兼司保息乡政。警政,掌巡察禁令,分稽行政司法。疆里,掌经界图志,审验官民土地。营缮,掌陵寝工程,修

  • 负侯

    官名。周朝诸侯行大射礼时的执事小吏。《仪礼·大射》: “司马师命负侯者,执旌以负侯。”

  • 郎曹

    尚书省各部郎官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