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钱监副监
官名。唐朝少府监铸钱监次官,置一至二员,以所在州府上佐判之。
官名。唐朝少府监铸钱监次官,置一至二员,以所在州府上佐判之。
礼部祠部司次官。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置承务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旧,员一人,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两次随本司改名司禋员外郎(一说玄宗时改名职祠员外郎),寻各
(1)宋初考课,沿唐制之四善而分列为三等:政绩优异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弛慢者为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令诸路转运使考察所部官吏能否分为三等: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无廉誉,清白而无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大理院的长官,见“大理院”。
官名。清末学部实业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额二人,正五品。掌司事。
官署名。北洋政府置,见“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
官名,辽朝置,为南院都部署司副长官,佐南院都部署掌南院部族军民之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官名。辽置,为南院都部署司的副主官。见“南院都部署司”。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点检侍卫亲军马步司副长官。
官名。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置哈密办事大臣及帮办大臣,掌哈密的屯政与粮储事务。实际上地方各项事务均由其管理。属官有印房章京、骁骑校、笔帖式等。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师范、中、小学校,各以其法定规程,稽督课业。辖师范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三科。置郎中二人,总理司务,下设员外郎、主事,分司各职。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县劝学所,员额一至三人,承县知事之命视察全县教育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