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镇抚使司

镇抚使司

官署名。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置,分领京畿、湖北、淮南、京东、京西诸镇。设镇抚使为长官,其属有参议官一人,书写机宜文字一人,干办公事二人,许长官奏辟。后废。南宋末年复置。参见“镇抚使”。


官署名。南宋置,为镇抚使的官署,简称镇抚司。南宋初,因宰相范宗尹的建议,在与金、伪齐接壤的淮南、京西、湖北等路分置镇抚使,统辖若干个府州军,并兼驻在州的知州。如赵立曾任楚、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知州。镇抚使掌辖区内的兵、民、财诸政,而茶盐之利仍归朝廷。其后各镇抚使或阵亡或降金或反叛,或失地,遂废。南宋末期曾一度复置。

猜你喜欢

  • 司直官

    即丞相司直,为丞相府属吏,汉武帝元狩五年置,俸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东汉建武初也置,居丞相府(司徒府),掌佐丞相督录诸州,后省,建安八年复置,不属司徒,不领诸州而掌督中都官;建安九年诏司置比司隶校

  • 纸署监

    官名,三国魏置,为纸署长官,九品,掌纸署。见《通典·职官十八》。

  • 岁课

    汉朝从太学中选任官吏的考试。汉武帝时根据公孙弘的建议,制定法律,规定博士弟子员每岁课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如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成绩低劣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

  • 伍佰

    亦作“五百”。汉朝官署侍从小吏,职在导引,问事。《后汉书·宦官传·曹节传》李贤注引韦昭《辨释名》曰: “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 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

  • 协标

    清朝凡为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分守险要之副将,均称协标。

  • 大仆

    官名。同“太仆”。或称“大仆正”。西周始置,众仆官之长。《大仆作父已簋铭》:“大仆作父已尊簋,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参见“太仆”。

  • 曹史列掾

    官名泛称,犹言各曹掾史。掾为曹的正长官,主曹事,史为曹的副长官,佐掾行职事。《汉书·朱博传》:“入京兆,历曹史列掾。”

  • 建章营骑

    禁卫军名,汉置,即羽林前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后汉书·百官志二

  • 典服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北周沿置,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武帝保定四年 (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兴圣宫使

    官名。辽朝北面官,兴圣宫长官,统领兴圣宫军民之政。下设副使、太师、太保、副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