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閤门司

閤门司

官署名。宋朝置,掌朝会、游幸、宴享司仪,文武官员自宰相、宗室亲王以下及外国使节与少数族首领朝见、谢辞,按品秩引导叙班,赞其拜舞并纠失仪之事。庆礼奉表由东上閤门掌之,慰礼进名由西上閤门掌之。北宋前期,閤门使、副使为武臣阶官,别置知閤门事为本司长官。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始令閤门使、副使实领本职。其后,多以外戚勋贵充任,位同侍从官。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閤门使为左武、右武大夫,复置知閤门事为长官。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令右武大夫以上称知閤门事典客省、四方馆事,官未至者称同知閤门事同兼客省、四方馆事。孝宗乾道六年(1170),置閤门舍人。淳熙(1174—1189)间,置看班祗候。辽朝置东上閤门司、西上閤门司,各设使、副使。西夏亦置。


官署名。唐制,正殿朝会,百官从东西上閤门进入殿廷,设閤门使以掌閤门出入事务,五代后梁沿唐制设东西上閤门使。至宋设閤门司,掌朝会宴幸供奉,赞相礼仪之事。文武官自宰臣、宗室至亲王,外国自契丹以下,朝见辞谢皆掌之,按其品秩以为引班、叙班的次第。凡庆礼奉表掌于东上閤门,慰礼进名则掌于西上閤门。设东西上閤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为閤门司的正副长官,后来渐无职掌,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中改为左右武大夫。乃以知閤门事、同知閤门事为本司正副长官。属官有宣赞舍人及閤门祗候。南宋建炎初,客省、四方馆并入东上閤门。由知閤门事主管。辽南面官中有东上閤门司与西上閤门司,属门下省,以东西上閤门使与副使为正副长官。金于宣徽院亦设閤门司,置东西上閤门使各二人,副使各二人,签事各二人。

猜你喜欢

  • 布政使司参政

    官名。明制,布政使之下有左、右参政,秩从三品,与左、右参议共同分司诸道,掌督粮、督册、分守。清初沿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裁撤。参见“道员”。

  • 驱磨案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大理寺右治狱置,掌驱磨两推官钱、官物、文书。

  • 东京学博士

    官名。辽朝东京学之学官,掌教授生员,考察学业。

  • 资德院

    官署名。明建文元年(1399)于詹事府增置,设资德一人,资善二人,赞读、赞书、著作郎各二人,掌典、籍各一人。成祖即位罢。

  • 周朝对年老贤臣的赡养。一说减免亲贵功臣死罪称生。《周礼·天官 ·大宰》: “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生,以驭其福”。郑玄注: “生,犹养也。贤臣之老者,王有以养之。”孙诒让正义说减免亲贵功臣死罪称生

  • 判度支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度支司”。

  • 监门直长

    官名。① 隋朝左、右监门府各置三十员正七品。唐朝左右监门卫置六百八十员。掌禁卫宫门。② 隋朝太子左、右监门率各置十员,从七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监门直事,置六十员。唐朝复名监门直长,置七十八员

  • 御史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御史,掌赞书与邦国都鄙及畿内万民之治令。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御史上士,正三命;御史中士,正二命;御史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的内史上大夫。

  • 都漕

    都转运使简称。

  • 珍羞置

    官署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原肴藏署而置。设令一人,丞二人,典书、锡匠若干。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棒、栗、茭、芡及于肉、鱼、盐等物。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肴藏署。玄宗开元元年(713)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