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丞
官名,汉置,为陵园令之副,佐令掌守陵园。参看“陵园令”条。
官名,汉置,为陵园令之副,佐令掌守陵园。参看“陵园令”条。
配备官员。《史记·孔子世家》: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1、配备官员。《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史
官名。见“中台”。
官名。明永乐五年 (1407) 于四夷馆置。选国子监生充任,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宣德 (1426—1435) 后兼选官民子弟充任。经考试,通译者与官,不通者黜退。明初与乡、会试额科甲一体出身
官名。见《汉书·外戚赵皇后传》,所掌不详。
官名。唐置,见“端尹府”。
官名。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以耶律郑留为于厥 (即乌古部) 迪烈都详稳。
官名。东汉大将军、车骑将军属官。职参谋议、大将军府所属员二人,秩六百石。魏晋南北朝皆置。其职依时依府而异,或主吏,或分掌诸曹,或掌机密,或参谋议,地位较高。三国时三公、将军府置,员不定。魏末相国府置四
即“录尚书事”。北魏前期尚书省分三十六曹,故名。《魏书·崔逞传》:“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
将军名号,又称五威左关将军,王莽置。掌镇守函谷关,东挡郑卫,扬威于左。见《汉书·王莽传》。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 “受别官,比诸侯。”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