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运千总
官名。明清督理漕粮之官员。隶于总漕。明朝漕粮北运, 由卫所官军运,设守御千户所千总、所千总领运。清朝裁卫,改归州县,而领运之卫所依旧。设守御所千总十三人,为从五品,所千总一百八人,为从六品。分领各省漕帮,每帮由一人或二人领运。必须依限过淮抵通,按限回空。约束军兵,杜绝盗蚀。
官名。明清督理漕粮之官员。隶于总漕。明朝漕粮北运, 由卫所官军运,设守御千户所千总、所千总领运。清朝裁卫,改归州县,而领运之卫所依旧。设守御所千总十三人,为从五品,所千总一百八人,为从六品。分领各省漕帮,每帮由一人或二人领运。必须依限过淮抵通,按限回空。约束军兵,杜绝盗蚀。
官署名。金朝在各府镇置都军司,掌军率差役,巡捕盗贼,总判军事,并与录事同管城隍。见《金史·百官三》。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庶侍下士”。
明清太监之通称。
仓曹史的别称。汉朝郡县皆置仓曹史,掌谷物。参看“仓曹史”条。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五品,隶内正司,掌皇后车舆器具制造,设于仁宗皇庆二年(1313)。置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官署名。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置,属内正司。秩正五品,掌车舆器备杂造之事。设提领、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吏部所置八尉之一,从九品;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武散官名。隋开皇中置,秩从九品下。
官名。宋朝置,为宦官阶官。宦官职名。宋内侍省置。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五品。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服局,掌宫内衣服首饰之事,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服局。掌衣服首饰,按时进奉。见《新唐书·百官二·宫官
见“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