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馆阁

馆阁

①官署名合称。宋初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号称三馆,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总为崇文院。端拱元年(988),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与三馆合称馆阁。掌收藏图籍、修国史及编校书籍之事。置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皆由宰相兼任。又有集贤院学士、集贤殿修撰、直集贤院、集贤校理、史馆修撰、直史馆、史馆检讨,直昭文馆、崇文院检讨、崇文院校书、直秘阁、秘阁校理、馆阁编校书籍等职,或召试除授,或特恩加职。除外官特恩加职以外,凡除馆职,均须供职一至二年,期满许带职外补,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改崇文院为秘书省,馆阁遂废。②明、清两朝为翰林院别称。因图书、修史、编敕等事皆归翰林院,故称。


唐宋藏书之处。馆阁是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及秘阁的合称。宋沿唐制,设三馆分掌图书、经籍、修史等事。史馆置监修国史,昭文馆、集贤院置大学士,秘阁置直秘阁官。见《宋史·职官二·直秘阁》。

猜你喜欢

  • 诸军详稳

    武官名。辽置, 见“诸军详稳司”。

  • 校考

    官吏考课方式之一。唐代考课之制分为司考与校考。司考为初考,由诸司长官进行,考定后送尚书省总考,皇帝并派使臣以检核之,称为校考。校考的标准,流内官与流外官各不相同。流内官叙以四善,辅以二十七最。其考核等

  • 辅臣

    官名。明朝内阁阁臣通称。原意是辅佐之臣,秦汉以后成为宰相的通称。

  • 太子亲卫

    即太子左、右卫率府所统亲卫府及亲府卫士。详见“亲卫”。

  • 中书房

    官署名。明朝于内廷中设,掌管文华殿中书舍人所缮写书籍、对联、扇柄等件,承旨发写,完日奏进。设掌房一员,以宦官为之。明代宦官衙门司礼监的附属机关。掌管文华殿中书所写书籍、对联、扇柄等件,承旨发写,完日进

  • 曜武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改为四品。武官名。北魏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四品下。

  • 库真

    参见“库直”。

  • 门郎

    官名。三国魏置于京城各门,属城门校尉。八品。官名,三国魏置,属城门校尉,八品,京城各门都有,掌守城门。南齐时宫门也置门郎,掌守卫宫门。《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从入宫,至承明门,门郎疑非苍梧还。”

  • 女飨

    女官名。北魏后宫女职。孝文帝定为视五品。

  • 右二护军府护军

    官名。同“右一护军府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