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鸣赞

鸣赞

官名,明、清皆置,掌赞唱礼仪。《明史·职官三·鸿胪寺》:“鸣赞四人,从九品……鸣赞典赞仪礼。凡内赞、通赞、对赞、接赞、传赞咸职之。”《清史稿·职官二·鸿胪寺》:“鸣赞,从九品、满洲十有四人、汉二人;学习、满洲四人……鸣赞掌傧导赞唱。”


官名。(1)明置,为鸿胪寺的属官。掌殿廷行礼时的傧导赞唱,员额初为四人,从九品,后增设五人。清代沿置,有鸣赞满十四人,汉二人,从九品;学习鸣赞四人,其办公机构称为鸣赞厅。鸣赞虽为从九品,但得按侍从体制在补服上挂朝珠。(2)清制銮仪卫所属有鸣赞官四人,学习鸣赞官二人,专掌鸣赞静鞭。静鞭是仪仗的一种,鸣鞭以使人肃静,故称静鞭。

猜你喜欢

  • 平准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下大夫属官,主平衡市上物价,使相依准。其下设平准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 明阴阳灾异

    察举科目之一。实行于汉代,其时迷信阴阳术教,故常有举明习阴阳灾异者的诏令。如《汉书·元帝纪》记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六月下诏说:“盖闻安民之道,本由阴阳,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丞相、御史举天下

  • 别部都督

    官名。 十六国前秦置。 《晋书·慕容载记》: “(苻)坚征寿春, 以(慕容)为平南将军、 别部都督。”

  • 群雍丞

    见“辟雍”。

  • 市吏

    官名,汉置,掌管市场贸易。《后汉书·酷吏列传·樊晔》:“初,光武微时,尝以事拘于新野,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仍赐晔御食,及乘舆服物。”

  • 理藩部调查局

    官署名。清末理藩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掌内外蒙古等地开垦、畜牧、商务、军队、台务、界务等调查事宜。置正管股、副管股各一人,并翻译官等。

  • 营官

    官名。又称宗本。清朝西藏地方官员之统称。掌治分营寨而居藏民之政事。前、后藏共置营一百二十四处,每营设营官一人或二人,设二人者,僧、俗各一,共一百六十三人。有边营官、大营官、中营官、小营官之称。道光(1

  • 大囿丞

    官名。 北齐司农寺大囿部长官, 属钩盾署。

  • 掖庭右丞

    官名。东汉置。隶少府所属掖庭令,员一人,秩三百石,以宦者任之。官名,东汉置,掖庭丞分左右,共佐令行职事,参看“掖廷”、“掖庭令”条。

  • 池统

    官名。南朝宋置,掌宫内诸池。胡永祖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446)曾任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