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黄绶

黄绶

绶即系印的丝组。黄绶指汉朝官印上的黄色绶带,亦用作低级官吏代称。西汉秩比二百石以上至五百石官吏,如小县长、小侯国相、县丞、尉等皆授铜印黄绶。成帝绥和元年(前8)。长、相一度改为黑绶。哀帝建平二年(前5)复故。东汉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官亦用黄绶。


本意是黄色的印带,有时用来代指俸比六百石以下、比二百石以上的官,因为这一级别的官为铜印黄绶。《汉书·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赎论者,悉皆复秩还赎。”《后汉书·孝顺帝纪》:“诏幽、并、凉州刺史,使各实二千石以下至黄绶,年老劣弱不任军事者,上名。”注:“二千石,太守也。黄绶,丞、尉也。”

猜你喜欢

  • 政令

    官府发布的施政命令。《周礼·天官·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孙诒让正义:“凡施行为政,布告为令。”

  • 招讨大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辽置,为招讨司官员,掌招讨事。见《辽史·百官志二·北面边防官·西南面五押招讨司》。

  • 大甲头

    宋朝乡役名。南宋临安府行保甲法,以一百家为一大保,设大甲头一人,负责治安。

  • 文书名。下行文。始用于汉朝。凡官长告诫僚属,尊长告谕子孙均称敕。南北朝以后,则成为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唐、宋之时,君主指示及诫励臣工或晓谕军民时,有敕旨、敕牒、敕书之类。明朝之敕由殿阁大学士起草进

  • 四道巡行劝农司

    见“大司农司”。

  • 右主客曹

    官署名。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西晋置左、右、南、北主客曹,各设郎 (郎中)。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东晋省并主客曹。北魏复置,或说属仪曹尚书。北齐省。

  • 翰林医痊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置,为从七品医官阶官。医官名,也是医官官阶名,宋设此医官,供内侍。见《宋史·职官九·医官》。

  • 领民都督

    官名。北魏置。《北齐书·慕容俨传》:“牒舍乐,少从尔朱荣为军主、统军,后西河领民都督。”

  • 司文监

    官署名。明洪武九年(1376)始置。设令一人,正六品; 丞二人,从六品。后改令正七品,丞正八品。参掌给授诰敕之事。十年罢。

  • 专达

    即“壮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