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巨合城。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西汉武帝封城阳顷王子发为巨合侯,即此。《后汉书·耿弇传》:东汉建武五年(29),弇讨张步,“弇进兵先胁巨里”,即此。北宋置龙山镇。
西汉武帝时人。先世于秦并六国后被迁至蜀地临邛(今四川邛崃)。以冶铸起家,又与西南夷贸易而致富,资产比于著名富商卓氏。
?—1402明浙江黄岩(今台州)人,字原采,一作元采。洪武中,与方孝孺等同征至京,辞归。后以乡荐为仙居训导,累迁汉阳知县。建文初,召为翰林修撰,与孝孺友善,然反对复古改制。燕师逼淮上,奉旨募师至广德。
官名。唐贞元二年(786)置,为右千牛卫长官,一员,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凡千牛及备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领之。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
学校名。即崇实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陕西巡抚张汝梅奏请在泾阳筹建,二十三年在味经书院之侧落成。分四斋:致远斋,以《周易》、四书、《孝经》为本,兼考外国教务风俗人情而致力于格致各学;学古斋,以
官署名。属大都留守司。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置。掌殿阁金银宝器二千余件。有提点、大使、副使等官。
1790—1844清江苏武进人,字润安。家贫积学,隐于医术。道光初,诏举各方隐士,乡人荐之不出。又通天文推步、地理形势及诗古文。著有《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惜未刊行。刊行者有《本
律名。关于官吏任免的单行法律。秦置吏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内容规定:县、都官、十二郡任免吏佐和官府属员,都以十二月朔日免除,至三月底截止,如有死亡及因故出缺者,为补之,毋须等到上述规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福建南台创办。以教授蚕桑学理及实务为主,招考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稍通文墨者入学。分设本科与别科两门。本科专讲蚕业学理兼事实验;别科则专事实验兼授学理。修业期限,本科
三国时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伯绪(一作伯序)。东汉中平时仕郡功曹,孙坚举为孝廉,除尚书郎。曾说长沙太守张羡拒刘表归曹操。操征荆州,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建安十八年(213),为虎贲中郎将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