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
春秋郑地,战国属魏,西汉置县。治今河南中牟县东。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景明元年(500)复置。隋开皇初改为内牟县,旋改名圃田县。唐武德初复名中牟县。明天顺中移今治。两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东魏、北齐、北周属广武郡,唐属郑州,宋、金、元、明、清属开封府。《资治通鉴》:唐乾符三年(876),王仙芝攻郑州,“昭义监军判官雷殷符屯中牟”,即此。
春秋郑地,战国属魏,西汉置县。治今河南中牟县东。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景明元年(500)复置。隋开皇初改为内牟县,旋改名圃田县。唐武德初复名中牟县。明天顺中移今治。两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东魏、北齐、北周属广武郡,唐属郑州,宋、金、元、明、清属开封府。《资治通鉴》:唐乾符三年(876),王仙芝攻郑州,“昭义监军判官雷殷符屯中牟”,即此。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又置九豆和官,宫城三里内民户籍不属诸军戍者,悉属之。”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学校名。贵州巡抚王毓藻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贵阳开办。招考精通汉文、身体健壮之举贡生监,及略通汉文、年在三十岁以下之武弁武生入学肄业。定额五十名。课程有外场操练、演习、兵略、测量。三十二年停办
明中叶后称今台湾土著为“东番”,推衍为指台湾全岛,意即福建东域番族聚居之地。明陈第《东番记》、张燮《东西洋考》有《东番考》,即记台湾土著实况。《明史·鸡笼传》:“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
1600—1646清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费英东子。天聪三年(1629)以军功授备御,后任议政大臣。顺治元年(1644)随多尔衮入关,败大顺军唐通部于山海关外一片石。次年入陕西进攻大顺军,旋下江南,
官名。明清阴阳学学官之一。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设,府各一人,从九品。凡天文、占候、星卜、相宅、选日之流,悉归管理。然设官不给禄。清顺治初沿设,府各一人,未入流,由所辖有司遴选学行端正者,咨部给札
算学术语。又称增乘方求廉法。北宋贾宪提出的求开方作法本源的各廉的程序。求几乘方之各廉,列几位(隅算在外),自下而上依次随乘随加,每次低一位而止。此法之程序对各乘方皆适用,表明贾宪可以将“本源”画到任意
清浙江定海(今舟山)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充天津北洋大学堂总办。悉知天文历算声光化电之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严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主张通上下中外之情,维新救亡。
西汉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字延君。曾为信都王刘嚣太傅。与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为今文礼学大师,宣帝时立为博士。选集战国至汉初有关礼仪之论文八十五篇,编成《大戴礼记》,今存四十篇。世称“大戴”,
944—1017北宋博州高唐(今属山东)人,字守朴。太祖时在枢密院兵房为吏,为赵普、曹彬所知。供职枢密院达五十年,历兵房副都承旨、枢密副都承旨、都承旨等。以办事精敏、廉谨,熟悉从五代到宋初军籍更易之制
?—前379战国时齐国国君。公元前404—前379年在位。姜姓,名贷。齐宣公之子。沉湎酒色,不听朝政,齐政尽归田氏。齐康公十四年(前391),被田和迁于海岛上,食一城。十九年,周天子承认田和为诸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