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门
唐都长安大明宫城南正门。龙朔二年(662)建。门内宫中正殿含元殿,南分京城翊善、永昌两坊,以为丹凤门街。门上有楼,下有三门道,门道均宽9米。曾改称明凤门,寻复故称。自高宗(李治)后诸帝移居大明宫,凡改元、大赦,皇帝则御此门楼举行朝会。
唐都长安大明宫城南正门。龙朔二年(662)建。门内宫中正殿含元殿,南分京城翊善、永昌两坊,以为丹凤门街。门上有楼,下有三门道,门道均宽9米。曾改称明凤门,寻复故称。自高宗(李治)后诸帝移居大明宫,凡改元、大赦,皇帝则御此门楼举行朝会。
?—533北魏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字景珍,小字默蠡。司空李冲从子。早有盛名,经史百家无所不览。初为著作郎,累迁国子祭酒,转秘书监。建义元年(528),从上党王元天穆镇压葛荣,寻除征东将军。后出为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鹿邑县南。《左传》襄公十年(前563):“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訾毋”,即此。
539—615隋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字汉。初任梁邵陵王参军事,转记室。侯景之乱,投奔北齐,官至太子舍人。入周,不得迁调。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参军事,转记室。炀帝即位,升著作郎。后从炀帝北巡,卒于途
即“顾太清”。
?—1901清汉军正蓝旗人,字楠士。徐桐之子。拔贡。累迁至刑部左侍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陷北京,其父徐桐仓皇失措,他先请父自缢死,然后逃亡,为日军所拘,次年正月被处斩。
明代运河名称。指淮扬至京口(今江苏镇江)以南之运河。
见“横班”。
1195—1234金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人,字钦用。兴定进士。正大初,任书表官,从翰林待制冯延登出使夏国,定和议,以功授庆阳总帅府经历。累迁镇南军节度副使,兼右警巡使。金亡时,死于蔡州。有《
《逸周书》篇名。记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在伊、洛两水一带修建新的都邑,即成王时修成的洛邑,可与1963年出土《何尊》铭文相印证。
佛教名词。华严宗基本教义之一。此处“法界”指宇宙万有的精神性本体,称“理法界”、“一真法界”,与真如、实相同义。认为宇宙现象界的全体皆由“一真法界”所生,有此(“一真法界”)为缘(条件),方有彼(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