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主客郎互称,为尚书省主客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改司蕃郎置,为礼部主客司长官,员一人,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主客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本司公事。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元祐初兼领膳部事,后或与膳部郎官互置兼领,南宋省。明初复置,正五品,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名主客清吏司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主客郎互称,为尚书省主客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改司蕃郎置,为礼部主客司长官,员一人,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主客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本司公事。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元祐初兼领膳部事,后或与膳部郎官互置兼领,南宋省。明初复置,正五品,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名主客清吏司郎中。
明代流行于北方的络丝工具。车以细轴穿篗,措于车座两柱之间。一柱独高,中为通槽,以贯其籆轴之首。一柱下而管其籆轴之末。再以脱軠之丝张于柅上,上作悬钩,引致绪端,逗于车上。一人操作,右手牵绳掉籆,左手理丝
指汉代《九章律》中“兴”、“厩”、“户”三篇法律。据《晋书·刑法志》,汉初,萧何“益事律‘兴’、‘厩’、‘户’三篇”。《九章律》中的前六篇“盗”、“贼”、“囚”、“捕”、“杂”、“具”,主要是犯罪与刑
1330—1367元末庐州巢县(今安徽巢湖)人,字碧泉。初结寨于巢湖。至正十五年(1355)以舟千艘投朱元璋。水战多有功,历官万户、秦淮翼元帅、枢密院同知、中书省平章政事。进摄江淮行中书省事,镇庐州。
1823—1885清安徽绩溪人,一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雪岩。初在杭州设银号,继入浙江巡抚王有龄幕。咸丰十一年(1861)曾运办军火粮食接济杭州清军,为太平军所阻,未成。次年奉左宗棠命与法国侵略者
官名。清末商部长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一人,从一品,特简。掌理本部事务,监督所属各官。三十二年,商部改农工商部,省。
元太原(今属山西)人,号湖海散人。卒于明初。生平事迹不详。撰有杂剧《风云会》,今存。有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明刊《水浒》或题罗贯中编次。
清代授官班秩之一。属同级官职迁调者称转班。如六部、理藩院右侍郎转左侍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詹事府右庶子转左庶子等即是。
西汉置。治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属天水郡。《资治通鉴》: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匈奴寇狄道,攻阿阳”,即此。东汉属汉阳郡。西晋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复置。属略阳郡。西魏改为河阳县。
①山名。在今辽宁抚顺县东北,浑河南岸。后金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大破明杜松军于此。②城名。后金天命五年筑。在今抚顺县东北萨尔浒山下。努尔哈赤自界藩城迁此。
即“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