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郡
东汉建安中分上党郡置。治沾县(今昔阳县西南)。辖境约相当今山西阳泉、和顺、昔阳、平定等市、县地。西晋改为国。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孝昌二年(526)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左权、和顺、昔阳、平定等县地。自东汉至北周,属并州。隋开皇初废入辽州。
东汉建安中分上党郡置。治沾县(今昔阳县西南)。辖境约相当今山西阳泉、和顺、昔阳、平定等市、县地。西晋改为国。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孝昌二年(526)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左权、和顺、昔阳、平定等县地。自东汉至北周,属并州。隋开皇初废入辽州。
(1460—1542) 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南夫,号白楼。弘治进士,选庶吉士。世宗即位,迁礼部左侍郎,与尚书毛澄、汪俊力争大礼。嘉靖 六 年(1527)进礼部尚书。后为张璁等排挤,改任南京吏
毛南族手编竹笠。清《庆远府志》称,明代以毛南六圩(今广西环江下角)产品最佳。主要用金色的细竹篾间以黑色竹篾,编成精致的图案。
官名。(1)地方军事长官。东汉常命御史、中郎将等出督州郡军事,属临时差遣。三国吴于沿江要地置,统兵屯守,如西陵督、夏口督、武昌左部督、武昌右部督等,权势甚重,以皇帝亲信重臣出任。晋代以督某州诸军事为该
即“纥石烈牙吾塔”。
文书名。下行文。宋代称堂札子,系中书行遣小事时所颁公文。清代称堂札,即堂官委派属员差务时所颁公文。
唐时泛指市主人或牙人。参见“居停主人”和“牙人”。
学官名。北齐始置,二十人,协助四门博士教授四门学生。隋初沿置,五人,从九品,开皇十三年(593)罢。唐代复置,三至六人,从八品上,职掌如故。
官名。隋都水监领诸津,津分上、中、下,各置津尉、丞、典作、津长等。唐永徽中,改津尉为津令,每津置一人,正九品上;另有丞二人,从九品上。京兆、河南诸津隶都水监,余隶所在州县。
清认引行销食盐之一般运商。统于总商之下。散商向总商纳课,由总商代缴。散商*滚总成纲,在总商分拨下行盐,并向总商交付各种盐规。
①(223—297)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玄冲。王昶子。袭爵京陵侯。晋初,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寿春,破吴皖城及诸别屯。咸宁五年(279)与王濬同领兵伐吴。次年破吴中军,屯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