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岳

五岳

岳一作嶽。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传说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唐中宗封西岳为金天王,其后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尔雅·释山》对五岳有两种说法:篇首云:“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下文又云:“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后世对此有不同解释。五岳制度实始于汉武帝,谓尧、舜时即已有之,乃汉代经学家的附会。汉宣帝时确定以今河南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恒山(今曲阳县西北)为北岳。其后又改今湖南衡山为南岳。隋文帝后遂成定制。明弘治中于今山西浑源县恒山建北岳庙。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此。

猜你喜欢

  • 僧制

    又称清规、僧禁。佛教组织制度。即僧团或政府所制定关于僧人生活规范及寺院管理制度的条例。南朝齐文宣王萧子良著制《僧制》一卷。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曾诏立《僧制》四十七条。

  • 鸳鸯阵

    阵法名。明嘉靖时戚继光所创。其法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单位,最前一人为队长,其他十人分为两列纵队,分列队长之后,最后一人为火伕。队长后面二人,一人执长牌,一人执藤牌,用以遮拦敌人重矢、长枪,掩护后队前进。又

  •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的爱国运动。光绪三十年(1904)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民要求废除清政府与美国合兴公司签订的粤汉铁路借款合同,掀起“废约争路”的斗争。次年,从美国人手里收回粤汉铁路

  • 转运司

    官署名。亦称转运使司。宋代诸道(路)皆置,均调一道(路)租税以供国家支用,以转运使、副使主其事,兼分巡所部,监察官吏能否,其属有转运判官。辽代置山西路都转运使司及奉圣州、蔚州、应州、朔州、保州转运使司

  • 礼部侍郎

    官名。(1)隋代礼部头司礼部司长官,置一人,正六品上,掌礼部司事。开皇三年(583)升从五品。大业三年(607),升为礼部副长官,以佐尚书掌部事。礼部司长官改称仪曹郎。(2)隋代以后中央行政机构礼部之

  • 崔群

    772—832唐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字敦诗。世为山东著姓。大历进士,又举贤良方正科。累迁右补阙。宪宗立,召为翰林学士,历中书舍人。以正言直谏闻于时。元和十二年(817),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 长社县

    ①秦置。治今河南长葛市东。《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秦二世三年(前207),樊哙“从攻长社、轘辕”,即此。汉、晋属颍川郡。北魏为颍川郡治,东魏又为颍州治。东魏武定七年(549)废。②北齐改颍阴县为长社县

  • 忠武军

    方镇名。(1)唐贞元三年(787)置陈许节度使,治许州(今河南许昌)。领陈、许二州,约当今河南襄城以东,太康、沈丘以西,舞阳以北,长葛、鄢陵以南地区。十年,号忠武军。五代后梁改为匡国军,后唐复旧称。(

  • 升平公主

    升(昇);?—810唐代宗女。又称齐国昭懿公主。永泰元年(765),下嫁郭子仪子郭暧。大历末,代宗敕毁白渠支流碾硙以溉田。她有二硙,请存之,代宗谕以为众率先,即日毁之。尝与郭暧口角。暧曰:“汝倚乃父为

  • 三枭

    北齐租赋中之三个等级。当时均田令和赋役法规定,一床交垦租二石,奴婢准良人之半,中一斗,送政府以备水旱。垦租皆依贫富分为三枭,上枭输远处,中枭输次远,下枭输当州仓,三年一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