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卿
明成都卫(今四川成都)人。正德中任筠连守备,镇压都掌蛮起义。嘉靖初,升都指挥佥事、左将军,协守松潘。嘉靖五年(1526)擢副总兵,曾破黑虎五羌,解长安诸堡之围。十四年,白草羌攻霸底堡,又率兵击走。先后与诸羌部刻木为约,划地而治。后调京辅。二十五年,白草羌陷平番堡,继攻石泉等处,复被调归领锐卒镇压,事平,进署都督同知。在此前后,沿松潘至龙安及威茂通道,筑墙数百里,筑长安、永平等堡,御寇、靖虏等墩。建营房二万余,储柴薪,通汲道,加强守备。
明成都卫(今四川成都)人。正德中任筠连守备,镇压都掌蛮起义。嘉靖初,升都指挥佥事、左将军,协守松潘。嘉靖五年(1526)擢副总兵,曾破黑虎五羌,解长安诸堡之围。十四年,白草羌攻霸底堡,又率兵击走。先后与诸羌部刻木为约,划地而治。后调京辅。二十五年,白草羌陷平番堡,继攻石泉等处,复被调归领锐卒镇压,事平,进署都督同知。在此前后,沿松潘至龙安及威茂通道,筑墙数百里,筑长安、永平等堡,御寇、靖虏等墩。建营房二万余,储柴薪,通汲道,加强守备。
①北周武帝以齐乐县改名。治今四川丹棱县。属齐通郡。隋开皇十三年(593)改为丹棱县。②隋开皇十三年(593)置。治今洪雅县西。属眉山郡。唐属眉州。北宋属嘉州,南宋属嘉定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
唐剑南道、宋成都府路羌人之一。分布于黎州(今四川汉源一带)。唐中叶以来受吐蕃影响较深,故径称吐蕃青羌。宋乾道九年(1173)黎州知州宇文绍直不给马价,激起其首领奴儿结暴动,马市破坏,至淳熙二年(117
即“忒耳迷”。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右士曹长官,亦称右士郎中,六品。东晋省。北魏置。或说太和改制后隶都官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改置膳部郎中。
见于《元史·地理志》。即今松花江支流牡丹江中下游。参见“胡里改(2)”。
?—1382元世祖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顺帝时守云南。元亡,仍奉元正朔,遣使至塞外元帝行在,执臣节如故。明洪武二年(1369),明玉珍由蜀遣兵来攻,走营金马山。次年,以大理兵击败明玉珍军。五
明代宫女名目。凡通文理者得充。可递升女史、宫官,如府、州、县学之秀才。宫中凡圣母、后、妃礼仪等事,则用为引礼、赞礼官。
伋或作及、汲、级,又称齐侯吕伋、齐丁公伋、丁公。西周齐国第二代国君,名伋。吕尚之子。周成王、康王时在位。
即“额贝都拉”。
429—500南朝宋齐时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生于建康(今南京)。字文远。曾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职。时刘宋朝颁行何承天编制的《元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