佽飞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三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八班。陈沿置,拟八品,比秩六百石。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三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八班。陈沿置,拟八品,比秩六百石。
宋至清统治阶级对部分黎族歧视性的称谓。最早见于《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儋州·风俗》。指僻处山区,封建势力未能深入统治,被认为“不服王法,不供赋役”,少受汉族影响,实行刀耕火种,较多保留传统风俗习惯的黎人
官名。明三千营下设五司,司设一员。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官系。掌南大王院护卫事务。有南护卫太师、南护卫太保、南护卫司徒等官。
本周彘邑,西汉置县。治今山西霍州市。属河东郡。东汉阳嘉三年(134)改为永安县。
在今河北蠡县南。《资治通鉴》:东晋永和七年(351),前燕慕容儁遣慕容评攻后赵王午于鲁口,“至南安,王午遣其将郑生拒战,评击斩之”,即此。
①官署名。春秋时鲁国置。负责民众教化。《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铎火。”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司铎,盖官署之在宫城中者也。”②官名。春秋时鲁国置。掌教化。《左传·昭公十三年》:“司铎射怀锦
官名。参见“神乐观左知观”。
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苏州置。治吴县、长洲县(今苏州市)。属两浙路。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吴县、常熟、太仓、昆山、吴江等市、县和上海嘉定、宝山等区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平江路。属江浙行省。
宋代医官阶官名。政和二年(1112)由旧医官阶官翰林医官使改名,正七品。
东晋堂邑(治今江苏六合北)人,字茂略。元帝时历仕著作郎、无锡令。著有《三国志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