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臣
①旧时作为皇帝左右侍从之臣的通称。②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宫内给事官。永安建制始设。分左、右,编衔左单右双,共四十八人。职同检点。由童子充任,服侍天王生活起居。
①旧时作为皇帝左右侍从之臣的通称。②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宫内给事官。永安建制始设。分左、右,编衔左单右双,共四十八人。职同检点。由童子充任,服侍天王生活起居。
官署名。元御史台分支机构。世祖至元五年(1268)五月,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五一牧场)建御史台官署。九年,御史台署迁往大都(今北京市),原署成为皇帝每年巡幸时随从的御史台官员理事之处,称为上都分台
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支。与乞颜孛儿只斤氏世代通婚。成吉思汗之母月伦即属此部。
元文宗年号(1330—1332),宁宗沿用不改(1332—1333)。凡四年。
见“串票”。
南宋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光宗朝乡贡进士。尝收集北宋建国以来至南宋初年诸文集所载碑铭、行状,与实录、国史所载传记,编为《名臣碑传琬琰集》,使大量原始资料得以保存,可补正史所不及。
亦称寿皇圣帝,即宋孝宗赵眘。宋孝宗退位后,宋光宗所上尊号“至尊寿皇圣帝”的简称。
书名。明焦竑撰。五卷,附录一卷。为目录学著作,记载明经籍。全书将经籍分为制书、经、史、子、集五类,附录是对历代志书的纠谬。其优点:一、恢复《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以来各门类的序(总说)。二
官员或使臣外出时持皇帝所授节杖,以示威权。《后汉书·光武纪》:“持节北渡河。”李贤注:“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魏晋以后,军事长官出征或出镇时,加持节即可杀无官位之人
官署名。金代置,掌镇抚人民、稽察边防军旅。设使、副使领司事,使居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秩正三品;副使居东京(今辽宁辽阳),秩正四品。下设签安抚司事、签按察司事、知事兼安抚司事、知法等官。
唐宫名。武德元年(618)置,初名武功宫。六年十二月,改名庆善宫。本高祖李渊旧宅,太宗李世民诞生于此。位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南十八里,近渭滨。置宫后,内建披香殿等,雕饰华丽。高祖、太宗曾游宴于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