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希逸
唐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少习武艺。天宝末,为平卢裨将。安禄山反,拒绝参加,与王玄志杀其所署平卢节度使。乾元初,王玄志卒,为副将李正己拥立,朝廷因授平卢节度使。屡为叛军所迫,又为奚族所攻,乃弃平卢,且战且行,率军二万浮海至青州。宝应元年(762),加授平卢、淄青节度使。治兵务农,甚有成绩,与诸军讨平史朝义,大历十一年(776),封淮阴郡王。后渐奢纵,崇奉佛教,广建佛寺,军州苦之。永泰元年(765),为李正己所逐,召还京师,任检校尚书右仆射。
唐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少习武艺。天宝末,为平卢裨将。安禄山反,拒绝参加,与王玄志杀其所署平卢节度使。乾元初,王玄志卒,为副将李正己拥立,朝廷因授平卢节度使。屡为叛军所迫,又为奚族所攻,乃弃平卢,且战且行,率军二万浮海至青州。宝应元年(762),加授平卢、淄青节度使。治兵务农,甚有成绩,与诸军讨平史朝义,大历十一年(776),封淮阴郡王。后渐奢纵,崇奉佛教,广建佛寺,军州苦之。永泰元年(765),为李正己所逐,召还京师,任检校尚书右仆射。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64年发现于台湾台北八里乡大坌坑贝丘遗址而得名。距今约五千多年,以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诸海岸最集中。主要遗址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下层、台北圆山贝丘下层
约849—约911唐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字守愚。光启进士。历京兆鄠县尉、右拾遗,终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所作《鹧鸪》诗,为当时传诵,故又称郑鹧鸪。受司空图、马戴等赏识,诗名颇高。与许棠、张乔等十人
即“陆九渊”。
土司名。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端葛率思曩日等寨降附,并贡马一百三十匹,明廷赐予金铜信符及文绮袭衣,以其地置长官司。在今四川平武县北。宣德元年(1426)思曩日长官舍人曾入朝献。至正统年间,松潘地区
?—前591春秋时鲁国国君。公元前608—前591年在位。名俀,一作倭。鲁文公庶子,一说文公弟。即位时已是“公室卑,三桓强”。元年(前608)将济西之田(今山东巨野、东平与阳谷之间)赠齐。后长期附齐。
①地区名。犹言“中原”。对异域而言指中国,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或专指居《禹贡》九州中间方位的豫州之域。明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参见“中原”。②州的等级。元在江北以户口六千户以上、一万五千户以下为
亦称临洪油饼厂。商办企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沈云沛创办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资本二十八万元,经营榨油制饼。
1181—1249金赵州宁晋(今属河北)人,字宜之。金末摄宁晋县事。降木华黎,为宁晋令,兼赵州(今河北赵县)以南招抚使。元太祖十年(1215),任赵州太守,赵、冀二州招抚使。十三年,克深州(今属河北)
西汉置。因县界冥水为名。治今甘肃安西县东南,一说即今苦峪城(锁阳城)废墟。属敦煌郡。西晋元康五年(295)分敦煌、酒泉二郡置晋昌郡治此。北周改为凉兴县。
?—1636明河南鄢陵人。万历进士。天启七年(1627)擢永平兵备副使。以不附魏忠贤辞官归。崇祯元年(1628)复原官,三年官至兵部尚书,不久被劾去职。八年召为宣大山西总督。次年清军逼北京,以畏敌被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