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俞粟庐

俞粟庐

1847—1930

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名宗海。清光绪年间曾在太湖水师营务处办事,移家吴县(今苏州)。工金石书法,擅于书画鉴别。从同里韩华卿习昆曲,尽得奥秘,创“俞派唱法”,江南、浙西昆曲界奉为宗匠。七十五岁时在百代公司录制唱片十三面。著有《度曲刍言》,未刊。其子振飞辑《粟庐曲谱》二册行世。

猜你喜欢

  • 陈思济

    1232—1301元睢州柘城(今属河南)人,字济民,号秋冈。早年入忽必烈(世祖)潜邸,备顾问。中统初,随廉希宪官于陕西,后又随之入中书。至元六年(1269),同知高唐州事,迁监察御史。曾劾阿合马不法。

  • 刘赐

    ①(? —前122)即衡山王。西汉宗室。淮南厉王刘长子。汉文帝八年(前172),封阳周侯。十六年立为庐江王。景帝前四年(前153),因数与越私相交往,徙为衡山王,王江北。武帝初,王国内史奏其侵夺人田,

  • 杨寿臣

    清直隶安次(今河北廊坊)人。本为财主,支持义和团,卖地折钱成立乾字团。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初来天津,在三义庙立坛,成为天津地区最早的坛口之一。五月中率众烧毁城内仓门口教堂、望海楼教堂等。稍后率

  • 产去税存

    宋人户典卖田产,得产之家串通公吏不行*过割,或在过割时作弊转移,贫者但求速售,私立白契,虚带家力、税额在户;又如洪水冲毁边江临溪田土,官府不为除豁二税等,使乡村下户产去税存现象极为普遍。

  • 准衡

    亦作准平、国衡。战国齐国财政术语。指国家运用粮食、货币的垄断优势,调节、控制各地市场物价,以散积聚,均有无,稳定经济,安集民众。见《管子》之《地数》、《揆度》、《山至数》诸篇。

  • 北洋学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在天津创刊。由《北洋官报》改名。五日刊。北洋官报局主办,杨毓辉、唐宝谔等主撰。设学术部、政艺部、科学丛录三编,泛登社会、自然科学论著。发行四十六期。

  • 丹书铁券

    皇帝赐给功臣以示特殊宠遇的一种凭证。原以丹书于铁板,故名。汉高祖赐予功臣作为封赐爵土凭证。历代沿之。南北朝以后,始具有免罪及免死功用。因后边有以金填字,故亦称金书铁券、金券、丹书铁契,或省称丹书、铁券

  • 宗周钟(鍾)

    又名㝬(胡)钟。西周厉王时青铜器。甬长22.8厘米,栾长42.8厘米。篆间饰两头兽纹,鼓部饰象首纹。器主即周厉王胡。有铭文一百二十二字,追述周初文王、武王开疆辟土,南方�&

  • 鹅眼

    又作鹅眼钱。指民间私铸之薄恶铜钱。如南宋铸二铢钱,民间多仿铸,而大小厚薄均不及官钱。其轻薄者,谓之“荇叶”,又称鹅眼钱,清代私铸铜钱中有一种孔大肉狭者,民间称之为“鹅眼”。

  • 北燕太祖

    即“冯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