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陵石刻
南朝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位于今江苏丹阳市荆林三城巷。陵东向,陵前石刻仅存一天禄,公兽,双角,身长3.10米,高2.80米,颈高1.45米,体围2.35米,昂首挺胸,雄武有神韵。有双翼,翼面雕饰,前为螺纹,后为翎羽。四足粗壮,足五爪,左前爪攫一小兽。
南朝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位于今江苏丹阳市荆林三城巷。陵东向,陵前石刻仅存一天禄,公兽,双角,身长3.10米,高2.80米,颈高1.45米,体围2.35米,昂首挺胸,雄武有神韵。有双翼,翼面雕饰,前为螺纹,后为翎羽。四足粗壮,足五爪,左前爪攫一小兽。
官名。清代乐部和声署属官。乾隆七年(1742)设,一百四十人,皆为鼓手及乐工。分署殿廷朝会乐律及舞仪之事。
即“曹叔”。
年号。(1)唐玄宗年号(742—756)。凡十五载。(2)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年号(908—912)。凡五年。
又名族中承管佐领。清代八旗世管佐领之一。凡兄弟一同带来人丁编立及族人合编之佐领,或无根由佐领经一家管过五世以上者,佐领员缺于族人中通行拣选世管,名为族中承袭佐领。
战国楚地。即今广西漓江。《韩非子·内储说》:“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即此。顾观光《七国地理考》以为即今云南金沙江。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乐府杂录》载,此调原名谢秋娘,系宰相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白居易依调填词,有“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名句,始改今名。又名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等。单调,二十七字,五句,
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姬姓,名昌。王季之子,武王之父。原为商朝的诸侯,三公之一,封西伯。能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皆先后投奔。商纣暴虐,作炮烙之刑
官名。明建文中于亲王府置,二人,以辅弼亲王。进见时,侍坐,称名而不称臣,亲王待之以宾师之礼。永乐初罢。
见“宫观官”。
即今安徽怀远县东北、涡河入淮之口。魏晋以来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隘。《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拒命,“遣兵扼徐州甬桥(今宿州市南百步古汴河上)、涡口”,即此。贞元后在涡口对岸置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