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子
战国时齐国人。齐宣王时曾为相。齐宣王五年(前315),燕国发生内乱,太子平、将军市被攻子之,他曾劝齐宣王乘机伐燕,燕必破。次年,齐宣王以助太子平为名,派章子将五都之兵会同北地之众伐燕,大胜。燕人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见《战国策·燕策一》。按太子平先为子之攻杀,齐亦未为燕立后,燕昭王由赵送之入国为君。《燕策》所云,显非事实。
战国时齐国人。齐宣王时曾为相。齐宣王五年(前315),燕国发生内乱,太子平、将军市被攻子之,他曾劝齐宣王乘机伐燕,燕必破。次年,齐宣王以助太子平为名,派章子将五都之兵会同北地之众伐燕,大胜。燕人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见《战国策·燕策一》。按太子平先为子之攻杀,齐亦未为燕立后,燕昭王由赵送之入国为君。《燕策》所云,显非事实。
一种炼铁与炼钢实行流水作业的冶炼炉。惟见于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并配有插图。为串联使用的冶铁炉和炒钢炉的合称。以竖炉冶炼生铁,炼得的生铁流入方塘后,可直接炒成钢或熟铁,减少生铁再熔化过程,实现半连续性
即“北周孝闵帝”。
①三国魏黄初四年(223)改淮南国为郡。治寿春县(今寿县)。属扬州。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凤台二县以南,寿县、肥西县以东,凤阳、定远、来安等县以西和巢湖以北地区。太和六年(232)为楚国,嘉平元年(24
谍同牒。指春秋时代的历、谱、牒三种历史记载体裁。
官署名。简称织染局。明代分置于南北两京及地方各府州,通计二十二处。参见“织染局”。
科举考试文体之一。亦称赋得体。始于唐。因诗须紧扣题意,类似帖经,故称。其诗大都为五言、七言、六韵、八韵。限韵脚,并冠以“赋得”二字。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人。初用韵、平仄,无定格。开元二年(714),王丘
①今译“穆罕默德”。明初人。钦天监官员。原系西域鲁迷国(在今土耳其)人。洪武初年与其父、兄、弟四人来华,随宋国公冯胜到南京。因精通阿拉伯天文学和数学,四人均被朱元璋授以钦天监官职,赐姓马。他取字仲良。
①清代客民编户之头目。客民在地方开张贸易,置有产业者,与土著一律须编里甲,其头目称客长。掌查报编户客民之偷盗奸伪情事,督催钱粮,勾摄公事等项,并检查往来无定之商贾。②清云南铜矿厂“七长”之一,属厂务管
一种多熟种植方法。清杨屾在《修齐直指》中提出,在多施肥的基础上,利用间套复种等技术,以取得“一岁数收”与“二年十三料”的方法。前者先种染料作物大蓝、小蓝,再套种粮食作物粟、麦等,可以“一岁三收”。后者
五代后梁贞明三年(917),刘岩在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