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制
又称清规、僧禁。佛教组织制度。即僧团或政府所制定关于僧人生活规范及寺院管理制度的条例。南朝齐文宣王萧子良著制《僧制》一卷。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曾诏立《僧制》四十七条。
又称清规、僧禁。佛教组织制度。即僧团或政府所制定关于僧人生活规范及寺院管理制度的条例。南朝齐文宣王萧子良著制《僧制》一卷。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曾诏立《僧制》四十七条。
外来之民。战国秦国称本国之民为“秦民”,称新迁来之民为“新民”或“民客”。民客于三世之内不服兵役。
书名。(1)唐许敬宗、刘知几等撰。三十卷。显庆四年(659),敬宗等撰《皇帝实录》二十卷,起贞观二十三年(649),止显庆三年;后知几、吴兢等续修至永淳二年(683),名为《高宗后修实录》,合为三十卷
1455—1505明宗室。英宗第六子。天顺元年(1457)封崇王,成化十年(1474)就藩汝宁(今河南汝南)。弘治时,周太后年老欲召其至京,群臣交章建言,以为不可,遂止。卒谥简。
书名。元程端学撰。五卷。《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通行《四明丛书》本。
1384—1415汉译噶玛。娘布(今西藏尼洋河流域)人。藏族。明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本名却贝桑布,又名德银协巴,即“如来”的藏译。七岁在工布地区则拉岗(今西藏林芝)出家。十八岁去康区
清代皇帝妾侍之称号。康熙时定后宫名位,贵人之下为常在,其下为答应。使用宫女三人。
官名。西晋始置,为尚书省属官,三品,掌营造宗庙、宫室,有事则置,无事则省。东晋、南朝均有之,宋为三品,梁为十三班,陈复为三品。北齐起部亦掌其职,隶祠部尚书。北周以工部中大夫二人掌百工之籍,而理其禁令,
书名。明高拱撰。五卷。拱于隆庆三年(1569)以大学士兼掌吏部,筹画边事,制订方略。万历二十一年(1593)将筹边经过,所上疏奏,与疆吏往来信札汇辑成书。分五部分:《防边纪事》,记筹画加强宣化、大同防
唐诗人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地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说在今宿松县西二里上河口(乾隆《江南通志》)。
明代太子庶妻未得封号者。始见于光宗选侍王氏、二李氏及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