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军
北宋政和八年(1118)升六安县置。治六安县(今市),属淮南西路。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霍山等市、县地。南宋后屡有废置。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后升为州。
北宋政和八年(1118)升六安县置。治六安县(今市),属淮南西路。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霍山等市、县地。南宋后屡有废置。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后升为州。
唐、宋、明三代赐功臣的荣誉衔,即叙录其勋绩于“功臣”一词之上。始于唐德宗奉天之役。自后,藩镇下至从军资深者,例赐之。宋初因袭,更有增益,作为官员、将士荣誉加衔的一种,至元丰乃罢。明初复赐。其名目繁多,
开矿冶炼。唐宋以来称坑冶。辽代坑冶有铜、铁、金、银等,可考者有十余处,但产量不能满足需要,常从宋朝进口铁钱改铸,从高丽进口铜。金代有金、银、铜、铁冶,产量较前有很大提高。原由官府经营,后允许民间开采,
又称《曹景完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碑刻。灵帝中平二年(185)立。明万历初在陕西郃阳县(今合阳县)莘里村出土。碑为曹全门下掾王敞等所立。无额,八分书。共二十行,行四十五字上下,共八百五十余字
343—387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子敬。少有盛名,起家州主簿、秘书郎转丞。累迁至中书令。初娶郗氏,后以选尚新安公主。卒于官。女为安帝皇后。与父羲之同工书法,后世合称“二王”。尤擅草书,善
官名。西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初置期门,比郎,多至千人。平帝元始元年(1)更名虎贲郎,属虎贲中郎将,禁卫皇宫。东汉沿置,又有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之分。北魏亦置虎贲郎,太和十七年(
即“仲壬”。
见“虑囚”。
明军士兵、舍人、余丁、军匠每月向官府支取之粮。供本人及家属生活之需。因时、地、军以及有无家小之不同,标准为三斗至一石五斗不等。所支有本色米、布、青稞,有折色钞、布等。另外,监生、吏员亦有月粮。清代亦沿
书名。唐邓世隆撰。三十卷。记述隋朝旧事。已佚。
宋时吐蕃唃厮啰次子。母为宗哥族首领立遵女,汉姓李氏。唃厮啰与立遵不协,立遵死,李氏被斥为尼,居廓州(今青海化隆西)。他与兄瞎毡窃载其母,投奔宗哥族,领有其众。纳贡于宋,受宋封为思州团练使。病死后,子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