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匠少府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元年》:“(石)虎好治宫室,鹳雀台崩,杀典匠少府任汪。”胡三省注:“典匠少府,即汉将作大匠之职也。”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元年》:“(石)虎好治宫室,鹳雀台崩,杀典匠少府任汪。”胡三省注:“典匠少府,即汉将作大匠之职也。”
书名。唐末五代杜光庭撰。八十七卷。凡拜章、消灾、忏禳、安宅、启醮、设坛、谢罪等仪式皆详列之,保存了道教五斗米道的宗教习俗。收入《道藏·正一部》。
清盐课之一。乾隆年间,因逐年误课,经盐商议定,完课外,每引捐银二钱,以备弥补,名为参课。
官名。隋代始于秘书省太史曹置。掌教漏刻生。唐秘书省太史局沿置,初有二十员,流外二品;肃宗乾元元年(758)改太史局为司天台,置六员,从九品下,掌知漏刻,教漏刻生。明钦天监(司天监)置六员,后革五员,从
前805—前746西周时晋国国君。公元前780—前746年在位。名仇,字义和。晋穆侯太子。穆侯死,穆侯弟殇叔自立,被迫出奔。晋殇叔四年,他攻杀殇叔,立为晋君。西周灭亡,拥护平王东迁,杀携王,受到王室褒
军府名。即翊卫府。(1)隋左右卫始置,分左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各领开府府、仪同府,为内府。左右翊卫正八品上,大业三年(607)改翊卫为武侍。唐十二卫皆置,左右卫领翊一、翊二两府,左右骁卫
中医名词。出《素问·厥论》等篇。(1)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都能逐渐苏醒的一种病症。《素问·厥论》有以六经脉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历代文献中亦有尸厥、薄厥、煎厥、痰厥
战国时诸侯之母皆称太后。《战国策·西周策》:“不如誉秦王之孝也,因以原为太后养地。”此太后为秦昭王之母宣太后。《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秦汉时皇帝之母尊号皇太后,省称太后。汉代诸侯王母亦
商代祭祀名(见殷墟甲骨文)。通“延”。《尔雅·释诂》:“延、陈也。”邢昺疏云:“延,铺陈也。”甲骨卜辞有:“贞:其岁一牛。”(《殷契佚存》第483片)“叀登黍,7
本洛南县,明天启元年(1621)改“洛”为“雒”。治今陕西洛南县。属商州。1964年改今名。
部族名。又译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散居于阴山以北,辽、金时称为白达达。金章宗时,为金朝守净州以北边墙,一说蒙古语称边墙为汪古,因以为部名。成吉思汗侵金,汪古军为向导,汪古部长阿刺兀思后裔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