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高品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位内侍殿头下,内侍高班上。元丰改制,定正九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为左班殿直。金泰和二年(1202)复置,为内侍寄禄官,正八品。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位内侍殿头下,内侍高班上。元丰改制,定正九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为左班殿直。金泰和二年(1202)复置,为内侍寄禄官,正八品。
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之一。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因与汉人杂处,经济、文化上受影响,渐与汉人相融合。少数移入广西西部者一度称徕,至清代亦渐与壮族相
隋代宰相职衔名义。《隋书·苏威传》:威“复为纳言,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参掌朝政,时人称为‘五贵’”。
?—1359元畏兀儿人,字苍崖。驸马都尉江浙行省丞相朵尔的斤子。初以父荫同知信州路事,移建德路。与天完红巾军战,以功升路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任衢州路(治今浙江衢州)达鲁花赤。次年,升江东道廉
官名。宋代诸路分都监及诸府、州、军、监,以至县、镇、城、寨、关、堡都监,或称兵马都监,掌屯戍、边防、训练政令。辽置为诸兵马都部署属官,为北面边防官。
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人,字君房。成帝时,任谏大夫、冀州牧、颍川太守等职。哀帝即位,以高第入为京兆尹,迁执金吾。上疏谏赐董贤武库兵,又劾奏傅太后买诸官婢事,以此忤旨,出为沛郡都尉。迁南郡
在今广东阳山县北。因唐韩愈曾任阳山令得名。山上有唐代以来摩崖石刻,以韩愈手迹“千岩表”三字题刻最为著名。
中亚古国名。原名似作Kusa、Kusi,贵霜乃译自其形容词Kusana。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叶,原居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为匈奴所灭,移居大夏,分其国,置五翕侯。其一为贵霜翕侯,领地一说在瓦汉(Wakhan)
?—923唐河西(治今甘肃武威)人,字兴绪。潞州节度使李抱真曾孙。唐末为金吾卫将军,依附朱温,辟为郓州节度副使。唐昭宗被宦官刘季述等所废,他劝朱温扶昭宗复位以立功,为朱温所倚重。遂恃势狂妄专横,每至京
见“品子”。
亦作札兰章京。参见“甲喇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