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晋末司马睿丞相府始置,为田曹长官。东晋、南朝宋沿置。宋为七品。后亦作为田曹行参军或田曹参军事省称。
?—344十六国时人,字道恭。仕石虎为常侍。时虎所宠中谒者令申扁,权倾内外,他与常侍卢谌等十余人与扁抗礼。后以戏言遭谗,与子同为太子石宣所杀。
724—770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后徙关中,字叔佐。历官临清尉、丹阳主簿。后隐居不仕。善治《春秋》学,喜以己意说经,评论“三传”得失。认为孔子修《春秋》旨在推崇夏政,而非为“壹守周典”,宣称《公
?—前49西汉会稽(治今江苏苏州)人。初以卒伍从军,数随从出使西域。宣帝地节三年(前67),以侍郎与校尉司马熹将免刑罪人屯田渠犁,发西域诸国兵和田卒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神爵二年(前60
思孟学派修养方法。致力于学问。《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郑玄注:“道,犹由也;问学,学诚者也。”孔颖达疏:“道问学者,言贤人行道由于问学。谓勤学乃致至诚也。”参见“尊德性”。
英国大东公司、丹麦大北公司挟制清电报总局订立的电信事务合同。光绪十三年五月十七日(1887.7.7)签于芝罘(烟台)。凡九款。主要内容:(1)香港、上海、福州、厦门与欧洲各国(俄国除外)往来电报收入归
北宋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常父。嘉祐进士。元祐初,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历国子司业、中书舍人,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出知洪州,后徙宣州。
土司名。原为麦著土村长官司。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治今湖南永顺东南王村西。居民主要为苗族。清雍正七年(1729)废。
春秋郑邑。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颍阳。《竹书纪年》:“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水经·伊水注》引),即此。西汉置县。
官署名。明清翻译阿拉伯语言文字的机构。明永乐五年(1407)置,隶翰林院,设译字生、通事以掌其事。弘治七年(1494),改隶太常寺。清初沿置,初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省并入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