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名。关于游士留居手续和禁止帮助秦人擅自出境的法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其中规定:“游士在,亡符,居县赀一甲”;“有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
即“晏婴”。
官名。明代除江西外,各省皆设。为各省按察使佐官按察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清理本省军役。浙江、山东、陕西、福建、广西、贵州清军道兼管驿传。江西以右布政使清军。
算学术语。经分在宋元的名称。见“经分”。
1280—1320元播州(治今贵州遵义市)世袭土官。苗族。原名汉英,字中斋。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父邦宪降元,任绍庆(今重庆彭水)、珍州(今贵州正安东北)、南平(今重庆綦江)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
书名。英国亨德(William Hunter)撰,清末任延旭译。亨德曾辑修印度各省志书,复删繁就简,撰成是编。详今略古,概述印度历史,止于1892年。为英国侵占印度辩护。译者少印度史知识,译名亦不征引
?—前633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42—前633年在位。名昭。齐桓公之子。桓公死后,五公子争立,易牙、竖刁拥立公子无亏。宋襄公欲立他为齐君,遂以诸侯之兵伐齐,齐人杀无亏,四公子之徒又作乱,宋再败齐师
明代矿兵之一种。亦名打手。不隶军籍。多在河南嵩县及卢氏、灵宝、永宁(今洛宁)一带。
唐景福二年(893)杨行密将台濛立。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附近胥溪河上,自西而东为银林堰、分水堰、苦李堰、何家堰、余家堰,合称五堰,各相距五里许,用以蓄水,“拖轻舸馈粮”。五堰的设立,又可截拦洪水,防
即“高给谏庚子日记”。